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在线阅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1071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1071节

    电话里传出掌声如雷贯耳足以掀翻屋顶,绵久未息,毕永庆从中推测:对面的手术做完了。

    计算手术总时间,不到四个小时。

    奇迹啊。

    “谢医生完成了我们国内最小年龄的法洛四联症手术,而且是难度高的微创手术。”毕永庆赞美。

    这话夸的不够。张大佬咂巴咂巴嘴:“她会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外科这个领域的第一刀的。”

    “让她回来国协给我们讲课。”毕永庆哈哈笑道,谢同学出自国协该回娘家授课。

    张大佬给对方一个“想的美”白眼,说:“她会先出国做世界级演讲。”

    术后很多事情要做。张大佬负责招待领导们。领导们更高瞻远瞩,一路叮嘱他们:要把我们行业标准搞出来,走到世界前列去。

    张大佬不毒舌了,很正经地听着。

    任哲伦带上律师和合伙人重新谈判去了。

    谢婉莹同手术团队其他人护送小娃子回监护病房。

    路上碰到曹奶奶曹老师叶老师等曹家长辈们,一个个对她微笑示意恭喜。

    之后曹昭溜入病房参观。观察术后患儿生命体征他发现最顾虑的第三个问题没发生,似乎小妹妹把世界性难题解决了。

    谢婉莹否认,事实上神仙哥哥的考虑是正确的,说:“这孩子的肺动脉网发育的好。孩子的家属非拿孩子冒险,有征询过多位世界顶级专家的意见。用胸腔镜给孩子做一样可以的。”

    只是胸腔镜远达不到手术机器人的灵活精准度,角度刁钻的地方必定缝合的不好,迟早要出事。

    曹昭是清楚的,摸下小妹妹脑袋:别谦虚了哈。

    说话间来了个外部电话。

    心知不可能是曹师兄打来的,据说国协正忙到不可开交,曹师兄帮她监督人干活呢。

    “谢医生,我是小杜。”

    是杜永生那位年轻人。

    联想到邵医生,莫非这孩子是来问妈妈的事?

    杜永生说:“我妈妈有我姥爷看着,我管她做什么。”

    不是说所有人为人父母后能长大。在杜永生眼里,自己妈妈永远似个小孩子,被姥爷姥姥一辈子宠惯了。

    “我爸去看谢医生你的手术了,说有话和谢医生聊。”

    闻及这话,谢婉莹抬头接到护士通知说有位杜先生来找她。

    想到或许杜爸是问孩子的病,走出去见客。

    外面走廊上,立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士,身材高大,面容英俊,是杜永生的爸爸了。

    见到她,不等她开口,对方从自身口袋里掏出张照片。

    迟疑接过之后,谢婉莹低头,无需太仔细辨认,自己妈妈年轻时的身影赫然出现在照片里。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本章完)

    第3898章 冷常识

    不管怎样,和病人家属先谈谈病人的事情,是身为医生的责任。

    被问及自己儿子,杜先生脸上流露出抹苦笑说:“他一直想等自己妈妈给他做手术。”

    说到这,对于自己太太当医生是什么个技术水平,杜先生是一清二楚的。

    杜永生也不可能不知道。只能是这孩子从小听他人讽刺自己妈妈不行,气不过,想让妈妈给自己治病来维护妈妈的名声。

    “我跟他说过很多遍没必要的。而且他妈妈一定不会自己给他动刀的。”杜先生说。好在自己太太有自知之明,从不敢接手自己治不了的病人更不会拿儿子冒险。

    对这类病人,堵不如疏。

    谢婉莹谈道:“他的病他妈妈出不了力的。”

    “哎,谢医生知道他这是个什么病吗?”杜先生吃惊。

    听出来,家里人对杜永生这个病也是摸不着头脑的,查来查去心脏结构貌似没什么大问题。

    “他可能应该去看的是消化科。”

    啊?!杜先生面部上大写的诧异。

    “不是吧?”再有个人影从走廊拐角处被吓出身影了,是病人自己。

    冷知识到了,消化道疾病会引起心律失常的。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伴有心律失常的情况。上消化道疾病伴随心律失常常见的有窦缓、房早、室早。符合这年轻病人的临床表现。

    不排除这孩子从小有什么先天性消化道疾病,需要进医院再仔细做检查和排查的。对此,谢婉莹介绍自己的师兄师姐及谭老师:“可以先去消化内科查查胃镜,再做ct。有问题需要外科介入的话,转到普外科。”

    有些先天疾病属于很罕见的状况,导致她谢婉莹那几天急诊观察病人许久也没法断定这孩子具体是个什么病。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年轻人不可能是心脏疾病。

    你想想看,如果真是严重的心脏器质性疾病是要被禁止作为普通乘客上飞机四处飞来飞去旅行的。而这病人心率偶尔飙到这么高,如果是心脏疾病必定很严重不可能不是器质性疾病,更有可能是其它疾病发作时伴随来的心律失常了。

    后来证实如此,这孩子的心律失常不是持续的,肯定有其它诱因导致。

    谢婉莹作为医生,对年轻喜欢热血的病人说:“医学讲科学的,这点我上次和你谈过了。”

    所以治病不要一腔热血,以为是拍电视剧可以感情用事来选择治病策略。医生从不鼓励这种愚蠢的精神胜利法。

    听着漂亮的医生姐姐说话,杜永生摸摸自己尴尬的鼻头。

    杜先生笑道说:“像我爷爷说的那样,是会成为很好的医生的。”

    这话里说的应该不是她吧。

    “你妈妈,曾经救过我爷爷。”

    照片里,与她妈妈合影的老人,坐卧在摇椅上看起来德高望重的模样。俨然这位杜爷爷是个身份贵重的人物。

    有关她妈妈过去的秘密总算是揭开了。

    “你妈妈没和你谈过她的这个事,可能与你爸爸有关。”

    (本章完)

    第3899章 适配

    老人家最喜欢嘲笑孩子和年轻人,没结婚,不懂情趣,人家夫妻吵架是床头吵床尾和。所以有她妈妈天天嘴上抱怨她爸爸,实际上从来没有想过会和她爸爸分道扬镳。同理,她爸爸每天抱怨她妈妈,也未曾想过要和老婆分家。

    这种夫妻的吵闹伤害的不是他们自己,毕竟是他们自己所选择的路子怨不得他人。伤害的是谁呢?是孩子。

    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绝对是一辈子的。

    那么对孩子来说,是不是父母恩爱幸福肯定影响是好的?

    医学早就证实了人对人的影响效果永远说不清道不明,脑科学都没有研究明白呢。

    譬如她姥爷是邻里皆知远近闻名出名的痴情汉,照顾生病的老婆多年不离不弃直到送终。老婆去世后自个儿年轻时没想过再娶,否则以她姥爷的帅气容貌有的是女人愿意主动上门勾搭。

    结果姥爷的两个女儿她妈妈以及小姨妈,全都婚姻不幸。

    家里父母太恩爱,给孩子造成的错觉或许是:这社会上的婚姻全是幸福的???

    由于父亲的爱情观所影响,她妈妈认为成立小家庭之后,一切应以小家庭为主。

    她爸爸从小接受的是老谢家对儿子培养的宗族观念,个人小家庭是要为谢家大家庭做一切让步的。

    因此有这样的奇葩事儿发生,明明自己的小家庭揭不开米锅,谢长荣被谢家人一说,拿女儿读书获得的奖学金去支援自己弟弟买房子。

    如果把这事儿放到豪门里是一样的。信不信,如果一方拿资产里的大多数去白贴给其他人,多有钱的夫妻都得闹崩。如有钱男同志最恨的扶弟魔妻。只能说男女在这种事情上彼此彼此。

    为什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只因为婚前没能彻底看明白对方的脑子逻辑。

    要保证婚姻好,唯有等哪天医学进步到能先探测对方的脑子是怎样的天花板逻辑线,是不是自己能容忍的做事底线,否则永远解决不了男女双方是否完全适配的问题。

    不完全适配怎么办,只能将就呗。多的是夫妻自嘲自己的婚姻是将就。

    孙蓉芳对自己的脑子是毫无自信了,只能寄托女儿不像自己,最好去学医吧,多懂点人体知识有利于做好人生选择。

    说到当年事件的具体过程,支开儿子走后,杜先生描述道:

    孙蓉芳年轻时照顾杜爷爷获得杜爷爷的赏识,继而遇到杜先生的大哥。杜先生大哥想娶她妈妈当老婆,她妈妈一口拒绝因为有她爸这个结婚对象了。

    不止如此,因为这事儿要跟杜大哥划分界限,她妈妈明知有人暗中黑箱了她的考试成绩都不抗争。

    所谓的考试,指的是杜爷爷要招个长期照顾他的医务人员进行的个人医学考试选拔。

    “你妈妈的成绩也不是被谁给取代了,只是被有意打低了分数,这事是我大哥做的。”

    听得出来,当时的杜大哥很气火的,你情愿拒绝我也要挑那个比我差很多的小子,我干脆随你意。

    打压她妈妈之后,扶持邵医生上位成了必选。

    (本章完)

    第3900章 一目了然

    杜先生道:“我大哥做完这事立马后悔了,去找过你妈妈解释。你妈妈不理他,说两人永远没必要再见面。”

    年轻人气盛,全是爱赌的,完全不懂成人的办事原则。谢婉莹可以感觉到,她妈妈肯定也有后悔的地方。孙蓉芳这个后悔不是说选择没选择对方,而是做事要懂得圆滑不能意气用事。

    相比下,邵医生这个乖乖女奉从邵父的指挥稳稳当当沿杜家给的资源扶持一路读到大学就业好单位,乃至和杜先生结婚生子,婚姻事业两美满,没想到近期遇到发生东窗事发事件。

    杜先生来找她说穿这些事情,无非是因为预计她已经知道。考虑到底邵医生已是他太太多年了,有些事该说明清楚,哪些是他太太负起的责任哪些不是。

    你说之前这些人不找她说明白,现在愿意自己主动现身,努力向她坦白和解释,只可能是由于她谢婉莹重生后不一样了。

    对此谢婉莹跟对方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果你太太邵医生当初是个正直的人,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如何回事,应该主动放弃还给我妈妈公道。”

    杜先生面色苍白,心虚地点下头:“是——”

    “当然,我妈妈的事情是过去许久的事情了,我妈妈不想提我也不会去多提。但是邵医生当医生这么久了,你们都看得见,你们认为她做医生做得怎样?”谢婉莹认为,是该为那些因有人开后门而被打压不能获得更好的培训与升职的其他医生们说句话争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