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在线阅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873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873节

    名医大多记忆力超群,对于特殊病例尤其这两天刚见过,是能把病人病历倒背如流出来的。

    查理医生直接承认了:见过。

    毕竟这个病人十分特殊,是植物人。

    有关植物人的学术议题是全世界神经外科关注的研究领域。医学专家们不只是研究这个病意图拯救这个病的病人,而且通过治疗植物人,可以从中探知大脑的许多秘密,是一箭双雕的研究领域。

    植物人病例全世界多不多?多。

    可能有点超乎外行人的想象。

    国内医院见到的这类病人似乎不多。是由于医院讲究床位周转率,医院床位费医疗费很贵,能在医院内长期住院下去的植物人病人是极少数。经济状况受限的大部分只能出院回家自己家属护理,或是家属没空照料会把病人送去有特殊护理的机构如养老院之类,后面这些机构费用相对便宜些。

    植物人的话,年纪影响的因素很大。年纪越小,恢复机率比较大,可能是儿童大脑相对成人会继续发育神经元康复较快的缘故。导致年纪大的患者愿容易被抛弃。

    植物人护理不当,长期卧床受感染等因素死亡,同瘫痪患者是类似的。

    为什么说神经外科是个时常悲伤弥漫的科室。因为它的后续治疗护理成本实在太昂贵了。

    神经外科医生不是必须坚强,而是最好是非常乐观和阳光。

    在旁听着人讲电话的林佳茵,突然回想自己之前在酒店时刚和谁夸过谢医生,说给她治好病的谢医生会是个非常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为此她在全世界媒体面前直接先预言了。

    听完她这个断定,陶医生笑一笑,摇摇头。

    可见他并不认为谢医生适合神经外科。

    这话,陶智杰万万不敢跟神经外科那帮人说,因此让她不要跟曹勇说。

    以他的态度来看,他是说谢医生不乐观吗?

    奇怪,她这个病人完全没察觉出来。在所有人对她的病感到悲观时,唯独谢医生对她的病持乐观态度,怎么谢医生会成他口中那个不乐观的人了?林佳茵心里纳闷到极点。

    到底她不是学医的,不懂他们医学如何分析人。

    具体再听查理医生与谢医生对话时说道:“fmri。”提到这个专业名词,查理医生笑了,笑的很欢快,明显是在赞对方十分专业,差点儿想杀回去再和对方来场痛快淋漓的面对面学术辩论。

    fmri,叫做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这是个在学术上非常富有争议的检查项目。

    要说明白这个项目,首先要知道磁共振大致分两大类,一类是通俗说的普通磁共振叫smri,利用的是人体身体内均有水,所以锁定氢原子来成像观察人体组织病变。这种利用氢原子成像的好处在于,用氢原子来定位的话干扰因素少。

    另一类是比较少听见的fmri,fmri相对smri发明晚,属于近现代医学的突破性使用研究,利用的是血氧浓度对比来成像。

    第3238章 争议区

    原理是很简单,如果脑部哪个区域功能活跃,它的脑耗氧量会变大。

    fmri之所以在临床上听的少,是因为它主要应用在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我们说过,它若是唯物主义论,是要以解剖学为基础。心理学家因此拿这个检查作为解剖学上观察人类脑部活动的依据。

    有用吗?

    fmri有缺陷,缺陷在它的空间分辨率低,为提高它的分辨率,不外乎要使用降噪算法等手段。对这些处理手段你可以把它类比为录音影像的后期剪辑。后期的修饰自然而然受操作者人为因素影响过大,可能会让原始数据失真致使结果偏差。

    实验数据失真,医学伦理问题出来了。

    因为有些心理学研究结果会运用到社会疑难问题上,如后来一段时间热捧的测谎仪,其实有部分实验利用的是这个fmri。这样的测谎仪如果用到法庭上判人是否有罪是否杀人,你说这个问题大不大可怕不可怕。

    而且有的律师会利用fmri给杀人犯脱罪,说罪犯的脑电图异常有精神疾病,可以帮罪犯摆脱死刑。

    现在谈的是植物人,植物人是脑活动异常睡眠了。按照fmri的原理,它是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脑部的活动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这个患者的预后以及是否可以采取更激进的治疗手段。

    恰好,对植物人来说,最有效的首先不是看治疗手段,而是要判断出这个病人是否有机会可以被刺激后苏醒过来。

    这里要说到这个年代医学圈激烈讨论的并且即将出炉的植物人新分类。

    在以前的话,什么是植物人,医生只要做个指令,患者不能遵照医生指令活动可以叫做植物人。后来发现,这类病人其中有一类是可以睁开眼睛的,眼球能对医生的指示做出反应。这种病人再经过fmri的评估断定是有残留意识活动的。这类病人医生们将给予他们更准确的定义叫做微意识状态病人,有别于植物人。

    新的分类下来以后,会发现以前的植物人中将近一半非植物人,而是微意识状态病人。说明这个新分类很影响临床判断的。

    讨论这些最崭新的学术议题时,大佬一样难免兴致勃勃,查理医生情绪高昂,说着:好好好,你一个医学生居然懂这个全世界前沿神经外科医学话题,说明对神经外科很有兴趣很了解。

    谢婉莹可以感觉到自己后背被曹师兄温柔的手拍拍了。看得出来,曹师兄对她这样的表现一样很满意。

    查理医生说了,说到了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与过这个病人的床旁会诊,给出的建议有她说的fmri。

    不愧是国际顶尖神经外科大佬,对医学前沿手段了然于胸掌握乾坤。

    对方医院采纳不采纳他说的学术观点,现场没有结论。大家争议性是比较大的。谁让全世界植物人新分类未出炉。

    从这里会发现,一个行业的标准制定能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和病人。

    第3239章 矛盾重重

    医学从来是在争辩中进步,难熬的是病人在这些医学争辩中是否能熬到出头之日。

    这是行业内的秘密了。行业外的人如果知道的话,一般是医生主动去讲。主动讲的医生要承担个人巨大的职业风险。

    未成为法规只是前沿研究的东西,医生冒险为了病人拿出来用,病人家属会不会事后反悔告一状医生。人性叵测,没人能说准家属是否这样做。

    最终结果是病人惨。

    最惨的是哪种病人。如林佳茵好在手术前可以自己做决定自己冒险不冒险。植物人病人很惨了,睡着了根本自己做不了决定。

    说钟先生之前爱煽风点火,但人家有几句话是真的非危言耸听。一旦没法自己做决定的病人真是把自己人生所有一切抉择包括生死送给了其他人,恐怖不恐怖呢。

    查理医生提到,可能那里的医生会先去和病人家属做口风探测,做不做这个检查。做完这个检查可能直接结果是,放弃让患者回家或是做手术。

    可想患者家属内心的矛盾有多大了。这个检查做不做,可能相当于给病人判不判死刑了。

    另一方面更大的可能性是家属内部自己先争论不休。

    这位曾太太年纪不大,孩子刚满两岁。

    她的娘家人肯定想着,做出来结果不好的话,是断了病人恢复的念想。你说这太太的老公要不要闹着和太太分家离婚呢?

    与查理医生通完电话,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病人目前情况不好。表现在非手术刺激手段如针灸等,对病人来说已是无效。

    唯一途径是做手术,手术的话风险大,再有家属内部可能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顾虑,在没有确定非要做手术的情况下,家属是不给医生给病人动手术的。难怪病人的好姐妹担心成这个样子,说家属随时可能放弃病人。

    被病人朋友感动到的谢婉莹想去看看这个病人,想去亲自了解下这个病人的情况。问题是,这是病人朋友给她发来的邮件,不是病人家属。如果对方医院没有对她发出正式会诊邀请,她根不可能去插手这个病例。

    接下来要如何办。

    查理医生铃铃铃,忽然再打电话给她,啰啰嗦嗦念叨式问她:你究竟有没有看见我的电邮?他本人很想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问题不用她回答,只见她手里的手机果断被曹师兄抢去了。

    曹勇毫不客气对对方说:“don’t  try  to  get  the  aoo  soon!”

    (别想太快能得到答案!)

    老外别以为他们谁都喜欢出国。

    查理医生连声说好的好的,表示听明白了不用急着放弃希望,再告诉他们一件事情:我好像碰到她同学了。

    她高中同班同校同学是有在仲山医学院念书的,可能有的已经在神经外科实习或就业。具体她需要问赵文宗。

    叫人疑惑的是,查理医生怎么知道对方是她同学。

    原因只可能是之前那场手术和新闻她的高中同学有在关注中,因此来主动询问过查理医生。

    第3240章 死要面子

    打给赵文宗电话时,赵文宗趁机跟她说:“我们班的李艾和曾万宁要结婚了。”

    同学和同学结婚是很常见的。关于这两位同学什么样,谢婉莹搜索脑子里的记忆,记得女生是他们班的学习委员。“李艾是学习委员,万宁是体育委员。他们两个早好上了。婚礼准备邀请刘慧老师来参加。所以他们不知道请不请你来。刚好你打电话来问同学的事,我顺便

    和你说。”

    从赵文宗的话读出来这两位同学其中一位是她要打听的在仲山医学院念书就业的学生。“李艾她读的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在外贸公司工作。万宁在仲山医学院本科毕业考上研究生,他的导师在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所以他跟着导师在

    仲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学习。”

    “我记得有个八年班的。”

    “是孔云斌,他今年进入临床实习,具体哪家医院我要再问问他。莹莹,如果你问我们高中有多少人在仲山医学院吗?肯定啊。”金桥高中为松圆最有名的高中,每年考入仲山医学院数量不少,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总人数有一定规模。在自己省内读书就业是有这个优势在,随时能遇到老

    乡和高中同学及前辈形成个非常稳定的人脉网。相比下她谢婉莹远到首都学习是孤军奋斗。金桥高中每年考到首都的考生一年有一两个很不错了。不是说考不上,而是越优秀的考生越是务实不会跑远去读

    书,会从一开始考虑到毕业后的就业和生活选择就近念书。

    没人愿意离乡背井,更多人喜欢找份得体的工作靠近家乡。在省城就业对大部分松圆考生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回家容易,钱赚的也多回去有面子。

    她爸讨厌她去到远方念书是这回事了,别人家的孩子是去省城随时可以回家炫耀,她呢,去远方后回来一趟多难。

    细究起来可以说她爸对她没指望过大富大贵,没指望过她能光宗耀祖,只但愿她能早点回家帮点家用。

    再有重要的一点是,她爸有朋友在省城,她如果在省城工作她爸朋友见得到好夸口。她爸在首都没朋友的。

    国人最爱的是面子。她妈妈常说她爸是典型的死要面子。

    “莹莹,你想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吗?你如果想去和我说一声,我立即打电话给他们。大家是想见见你。很多年同学聚会没见你来过。”赵文宗道。

    和她不一样,赵文宗会一个不落地参加每年高中同学聚会。甚至在首都工作后专门飞回去,比她多的是念想高中同学情。

    每个人对人生各阶段同学情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初中的同学情有的喜欢小学的有的喜欢大学的。主要是和个人在每个阶段读书时过的怎样有关。回忆几年高中生涯,她谢婉莹在班中成绩不上不下,除了高考时一鸣惊人以外完全不出名。在学校里,出名能吸引人,不出名坐在角落里好比一层灰,没人注意的。

    第3241章 一块同行

    她高中走得近的只有同桌和前后排同学。刚好,他们四人组全在首都。

    “胡浩不回去,张薇在养伤回不去。”

    胡浩搞个私生子出来哪敢回去。张薇是所有同学全知道她要出国不回来,结果人现在回国了,一样没脸面见人。

    同学聚会和同学结婚本是个联络情感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成为个攀比的地方。说真,这种事儿她谢婉莹真不喜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