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在线阅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97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97节

    宋学霖两道安静的眸光专注在手术画面上,似乎是和谢婉莹一样在进行超算了,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和她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我估算的方式和谢医生不一样。谢医生在立体这方面的判断比我强。刚好患者这部分血管由于病变,像异形化的大树一样发出了很多毛细分叉。如果按照每条去算,计算量太大。她不一样,她能宏观用三维整体去做预判三维整体的走势,人体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我算得肯定没她快没她准。所以我个人认为她说的话是可行的。”

    第1042章 快,切镜头

    这人说的是什么人话吗?

    张庭海走回自己的麻醉医生位置呆着了,要他说的话,这家伙说的好像是科幻片情节。话面意思看似能听懂,可他脑子想象不出来更别提能做出来。

    这是两个异于普通人类的大脑了,比傅昕恒那个机器人恐怖多了。

    宋学霖的话语声是断断续续传到了交流会的讲厅。

    讲厅里的人听完,感受和张庭海基本一致:听懵了。

    “是你们北都那位姓宋的医学生吗?他毕业了?”有人记起了陶智杰叫的那句小宋,问起在场的北都人,是想知道这个小宋说的话究竟是不是在做梦。

    北都人今天是来了不少的,而且听出刚那道声音是宋学霖了。

    宋学霖作为他们医学院那位鼎鼎大名的宋学霖被吴院长挖走时,北都人是好心痛的。

    因为北都人知道他是个天才。

    他们不会怀疑宋学霖口里说的每个字,只好个个惊诧于宋学霖吐出的那句“谢医生比我强”。

    让宋学霖承认有人比他的天赋强?!完成超出他们北都人的认知了。

    谢医生是谁?

    北都人的眼像针一样意图射穿布幕去到手术室里挖出“谢医生”的真人真貌。

    手术间里在得到了宋学霖肯定的意见后,陶智杰当机立断决定:“做。”

    负责协助的心胸外科立即投入配合的行动。

    直播画面插入了胸腔镜的手术。

    “他们是要做流转术了。”讲厅里的观众们见着,纷纷欣慰手术走向吻合他们推测的思路。否则的话,太超乎他们原有的从医经验他们也没法想了。

    错了。

    胸腔镜下去的手术器械,是单纯阻断下腔静脉。

    一帮同行们惊到要跳起来:岂不是要引爆小血管雷区?

    “出血了吗?出血多少?”好几个人看到紧张,忍不住叫出了声音。

    没出血,没有小血管被引爆。

    手术直播画面似乎是播不过来了,因为不是开腹手术,镜头要看到患者体内只能通过监控器去拍。

    只有一台摄像机不够啊。在手术间里做指挥的杨科长懊悔地直跺脚了,早知道再调配摄像机过来。俨然这场手术拍摄在杨科长眼里不仅是手术直播了,是势必要做教学存档的,后者更重要。

    作为医教科科长的杨科长有预感:这台手术会在医院里名垂青史了。

    “快,快,换镜头。”杨科长向摄像师挥手,同时避免惊扰到手术医生的操作。

    画面之后切回到腹腔镜操作画面,讲厅里的观众们再一次惊呼:原来手术画面是忽然进展到陶智杰的超声刀在切肿瘤了。

    可见刚胸腔镜手术进行时腹腔镜一直有人在配合的。

    是什么让这个手术速度之快,一帮医生诧异着。

    画面中清晰可见,患者的肿瘤仅在腔内生长,有鸽子蛋大,相对下腔静脉的粗直径来说体积不算太大,但是梗阻已经很明显了。

    取样送病理,手术切掉了一段大概有一指长的下腔静脉,再行人工血管衔接,这里涉及到肝静脉口的堵塞需解除。

    第1043章 完美

    分离肝门这一段,切血管这一段,加上下腔静脉被单纯阻断,像之前多人叫起来的那样真可能随时引爆小血管雷区。

    所有人紧张到宛如心口被捏住了,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术画面。

    很快关于出血量这个引人最关注的问题有结论出来了。

    很少,总体出血量按照在场这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们估算,不超过二三十毫升吧。

    怎么办到的!

    “我看不懂了。”有内行大佬摸下自己脑门。

    “他们没有做流转术,如何做到出血量小的?”

    “不是转流术肯定做了其它操作,否则无法解释他们详细运用了tee监测。”

    “这个操作绝对是完美了,不然不可能术中出血量被完美控制住。”

    有医生连续用了完美的惊叹词。在座的同行们纷纷点头赞成。

    完美,是真完美。因为他们都想不到了。

    究竟如何做到,所有人只能再每一秒钟都盯住手术画面了。

    总算是手术做到了一定阶段后,腹腔镜监控器里的画面移动了,从肿瘤区域应该是回到了之前的另一些没有被直播到的关键位置。

    见到了,是几条血管被线套扎的画面。

    台下的人瞠目结舌,是没想到刚那位小宋说的话,能把人体整体血管系统想象成宏观三维的奇人异士是真有的。

    简单地说,被堵塞的人体血管系统可以好比城市交通系统的瘫痪,采取的方式是疏通了,疏通的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计算的。从哪儿阻断让其往其它道路有效分流不再堵塞引爆是个高级学问。

    想这样的交通系统做调度的话,研究项目是用超级计算机建模计算的。一般人脑别想能算出来。

    人体血管的丰富和复杂度远超大城市交通系统,而且是三维不是二维。

    现在是有三维软件可以辅佐医生来计算,可是医生需要先建模,试问哪个医生能在这样临时的情况快速建立起患者的术中血管系统。

    这个能做到的人,那脑子是三维超算大脑了,比张庭海想的普通计算机大脑再进一步。毕竟是外科医生,比张庭海这个麻醉医生更认识到这个算法的难度系数。

    “居然只凭tee的监测值能算出来?”

    “我想不出来。”

    一个医生接着一个宣告投降。

    “而且他们不用做流转术,直接套扎几条血管能做到位。”

    这个最终的解决方案相当于天才数学难题的最佳答案了。

    “是陶医生算的吗?”

    “陶医生之前是在切肿瘤。”

    没人敢再装作眼瞎了,这个操作的人明明和陶智杰无关。

    “扶镜手是谁?”

    “谢医生?”

    听见外院的人在问谢医生,国协的人警惕性高涨。

    “好耶!”啪,鲁老师激动地拍了下自己的大腿。

    “老师?”于学贤小声问。

    曹勇浅笑道:“老师是高兴。”

    作为最了解老师的狂徒学生,猜的叫一个准。

    鲁老师是高兴,哈哈笑两声,手指摸摸眼角,问他:“曹勇,现在外科手术是可以这样做了吗?”

    第1044章 技术巅峰

    多美好的手术画面,让她这位外科元老的太太看着很被触动。

    手术里几乎没出血,只对准病灶部位切几下缝补几下,即可治好了病人的病灶。

    平日里大家对外科手术的印象,停留在恐怖的开膛破腹,器官暴露,血海一片,血腥味喷鼻,没人会不怕。

    对这点曹勇必须给老师说明:“医和患者一样,不喜欢开膛破腹。”

    不要以为外科医生会喜欢在病人的体表划个大口子手伸入病人体内掏掏掏。医生做医学生时学解剖做这种事都是反胃恶心的。人性天然不喜欢这种事。

    只是外科医生需要救人不得不做,行内人直接把外科活叫做脏活。

    当然这是以前时代对外科的定义,现代医学改革换代,技术发展追求精准治疗。外科同样是精准最好。于是外科手术越做越微创,能否做到精准,做到精准的什么程度,是考验一个外科医生技术是否为行内顶尖的体现。

    “现在的外科医生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画面感。”曹勇对老师肯定地说。

    今天这台手术无疑是外科手术划时代的技术巅峰象征。

    因而隔壁外院那帮人被她搞破防了。

    质疑声,好奇声,赞许声,起伏不断,讨论辩论始终贯穿全场,热情一波再一波地高潮不间断。参与的医生中有太多的高年资医生,不乏行业内专家和大佬。说这场讲座可以堪称此届交流会最热闹最爆棚学术讨论最有价值的的一场,是不负盛誉的。

    瞧瞧旁边,不知何时架起了现场摄像机,有记者团队在拍摄和详细做记录。应该是主办方自己的记者团队。因为一般记者是不能随便进场拍摄人家的专题讲座的。

    听着曹勇的话,鲁老师心里泛起了丝感慨,瞧瞧周围这帮学生们: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生的个人技术发展像孩子长大每天不一样,她和老公看着成长的这帮学生真的在进步了,在变得不同了,变得更强大了。

    谢婉莹那个孩子特意让她来看这个病例和手术是用心良苦的,是要让她体会到最新的医学理念和外科技术。这孩子的用心是做到位了,触动了她的内心世界。

    嘟嘟嘟,手机响。邱瑞云急急忙忙举起了电话:“陶老师?”

    “手术做完了,我和陶老师要赶去交流会现场。你们那边怎么样了?”贺久亮边交代事情边问询他们。

    “这边——”邱瑞云放眼看一眼现场。

    好像所有人听见了他和手术室连线,全场安静下来了。

    于是邱瑞云给手术室报告:“他们都在等陶老师过来做手术的说明。”

    接到现场传回来的实时状况,贺久亮放下了电话向陶智杰表达:“说是全部人在等你过去发表演讲。”

    全部人在等他?陶智杰困惑地扬了下眉,低头看看现在几点钟了。

    快中午了,要吃饭了。最精彩的手术直播结束了,他们这台是最后的手术。这些观众不赶着去吃饭等他过去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