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在线阅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83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83节

    陶智杰笑了一声,回头对自己组的医生说:“给主任查阅。”

    这个谢婉莹早准备好了,将阳阳妈妈的病历以及自己做的病例总结申请整理好成了一叠,用夹子夹好了,送到会议桌上。

    女医生是不太一样,做事总是这样整洁。

    “我和宋医生一块准备的。”谢婉莹说,万不敢把所有功劳自己全揽了。

    其他人才发现,宋学霖一直坐在那里神情自若地等着。

    邱瑞云不满地推下师弟:你让她出头你躲着?你是男人吗?

    宋学霖转头回答师兄一记深沉稳重的目光:他这个是绅士行为。让给她机会露脸不是更好吗?

    师兄师弟的思路南辕北辙。邱瑞云投降了,侧过脸去。

    病历拿到手,汤主任第一眼看到了最上面放的那张申请书,眼睛瞬时眯了起来。

    轮到其它组的医生有些紧张了。

    汤主任边翻看谢婉莹他们写的申请书,边另一只手翻着桌上送上来的其它病例,喉咙里发出一阵阵嗯嗯嗯的声音。

    办公室内全都安静下来了。

    施旭望向谭克林:莫非谢婉莹刚在路上提的那个病例真就把肝胆外的领导吸引住了?

    这不是很显然的吗?谭克林的眸中透出抹锐利的光。他这个学生,向来最喜欢那种被医生铁定常规要抛弃的病例,能想出非常规的手术方式。做人家没做过的事情,能不吸引眼球吗?

    最最可怕的一点是,她不是凭天真想出来的手术方案,是凭一大串数据去想出来的,很能说服人。他们普外二的人被她说服过,相信肝胆外的人包括汤主任也逃不了。

    果然,汤主任的手指敲打起20床病历,说道:“陶医生,这个病例有点儿意思。”

    “是,诊断过程颇为曲折。”陶智杰点头。

    听见陶智杰这话,龚翔斌匆忙推了下谢婉莹:“你什么时候和陶老师私下讨论过了?”

    第990章 一波三折

    “不是我,是宋医生,上次跟随陶老师去开会,可能在路上和陶老师讨论的。”谢婉莹实话说道。

    宋学霖不管20床,为什么故意和陶智杰讨论20床?其他前辈一听她这个话,冲宋学霖眯起了眼:好你的,私下打算拉拢她是不是?

    宋学霖老神在在地保持静谧的状态,不用回应。

    前辈们有本事也学他这么做呗。

    嘛的,有的要在心里头骂了。

    其它组医生听了汤主任的话,顾着想知道这个20床是怎么回事了,为什么之前没听说相关的新闻。

    “病人入院后初步诊断为肝硬化引起的腹水,治疗后病人本想出院了,是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下。这时候,突然转为怀疑有可能是心源性腹水,心内科过来看后开了一些药有点儿效果。”见大家有兴趣了,汤主任帮陶智杰那组给大家介绍这个病例。

    “等于说是心源性腹水了?需要找心胸外科解决问题了?”

    “心脏彩超结果怎样?”

    “这个时候,又有新的进展。”汤主任像讲侦探故事一样继续讲这个病例的进展,“做下腔静脉造影后,发现是布加综合征。”

    “那是肝癌了?”

    “没有肝占位。”

    “下腔静脉肿瘤吗?”其他组医生恍然大悟。

    “这个很少见了。”

    “如果是下腔静脉肿瘤的话,恶性的话,预后很差的。”

    “它这个肿瘤有多大?”

    “腔内长还是腔外长?”

    “延长到心脏了吗?”

    一个医生跟着一个七嘴八舌地问。可见对于罕见病例,所有医生的兴趣是非常高昂的。

    见到大家参与讨论的激情,汤主任感觉得到,这个病例是很不错。自己科室的医生很感兴趣,更不用谈其它医院的医生了。

    如果这个病例做成传统手术室意思不大,像申请的医生说的那样做成腹腔镜手术,意义重大了。可能是全国首例腹腔镜下下腔静脉内肿瘤摘除术,并且手术直播,上头条新闻没问题。

    缓过神来后,其他医生发现了陶智杰那组和汤主任的野心,被吓了一大跳,纷纷表态:

    “主任,这个手术必须三思而后行。”

    “没人做过,我们医院医生也没有做过,风险非常之高。”

    “下腔静脉连通右心房,一旦意外发生,病人死在手术台上的。”

    “因此如果这个手术要做,是需要和心外科那边的医生沟通的。”汤主任对这点不是没有考虑到,转头和陶智杰商量。

    “首先我们科室自己要讨论好,我才能和心外科那边的人去说。”陶智杰道出自己的打算。

    接到他这话,汤主任对了对他眼神,似乎读出了他的话里蕴含的另一层意思。片刻思索之后,汤主任的目光迅速扫到了谢婉莹那里,是想起了上次她来他办公室时说起要拿病历上鲁老师家。

    啪。汤主任的手掌在办公桌上拍下算是一锤定音了:“好,这么决定。”

    在场其他医生意识到了不是交流会演示手术问题,没再提交反对意见。

    第991章 被单独派去学习了

    散会后,谢婉莹接到了施旭老师的电话。

    普外二的老师是体贴她了,选择打电话而不是当着肝胆外科的人找她谈话让她左右为难。

    “谭老师说了,如果给你批改的笔记你读不懂的,可以回头再来问问他。”施旭在电话里转达谭克林的意思。

    谢婉莹一听明白,谭老师在这个节点上说她问题肯定是因为鲁老师,答应道:“我知道了,施老师,有事会马上打电话给谭老师。”

    肝胆外的人似乎想为老师搏一把了。普外二的人见着怎能不出把力。所以谭克林亲自来参加肝胆外科的会议了。

    下班时间段了,回到办公室里陶智杰给心胸外的人打电话了,说着说着,他指挥了下站在他办公室里的人:“莹莹,去把病历再复印一份,等会儿心胸外的人会过来拿。”

    接到师兄的命令谢婉莹转身立马走出去搞病历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终于是到了学术交流会开幕的那天。

    周五是开幕式,圈内多位知名专家受邀出席。陶智杰一早赶去参加开幕式了,连科室早班会都没能来参加。周六周日是密集的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轰炸,主办方联合了首都多家知名顶级三甲医院,在两日内十三个多媒体会议室里总共计划举办四十九场主题讲座。由他们国协肝胆外科主讲的讲座被主办方安排在了周日上午。

    中午的时候,何光佑接到了陶智杰的电话指示,找来了谢婉莹说道:“明天一天,科里安排好了,派你去参加交流会。”

    本想着明天在科室病房陪病人并同其他人一块筹备好后天早上的手术直播,没想到突然明天被叫走。知道老师们的安排是给她一个珍贵的学习机会,谢婉莹只得点头接受任务。

    “明天你一个人去。”临床人手本来就不足,派人去学习通常只能调派一个人去,何光佑将帮她提前办好的参会证件交给她,“中午在那里吃,不用钱。”

    是个胸牌,去的时候要带上这个加上邀请函,在大门口做个登记,即可入场进去里头听各式各样的讲座了。

    不是去玩的是带着任务要去学习的。谢婉莹晚上准备了两本新的笔记本和笔若干塞进包里。那年代数码录音笔还没出世,在课堂上学习只能靠手动记笔记。

    早早一个人坐上公交车出发了。

    去到会场,见酒店配合主办方挂起了红色大横幅了,旁边立着交流会的广告宣传牌,十分醒目的蓝底白字。活动场所主要在酒店的一楼和二楼进行。一楼大厅,摆放了张长约几米的台子,有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参会人员的登记。

    只见这么早的时间,已经有不少来人挤满在了登记的台子周边。谢婉莹走过去才知道,不登记是没有中午免费午餐券领的,莫怪个个挤着要登记。至于外地来的参会人员需要住宿,可以在这里的酒店入住,由主办方帮忙联系酒店,住宿费则自理。

    第992章 从各地来的医生

    每人登记完,人手一份主办方给印发的交流会进程目录,里头列有这两天所有讲座和学术报告的题目。其实这些在主办方搞的宣传栏上也有,但是,没有拿在手里方便可以随时翻阅。

    拿到目录,谢婉莹翻开,共六页折纸,里头写了一共三天日程。

    昨天是开幕式,会上只有特邀嘉宾和各位专家大佬,普通人参加不了。

    明天下午四五点钟,是总结大会算是闭幕式,到时候在最大的那间会议室里头举行,同样有嘉宾和专家大佬出席进行交流会点评。这个估计是要观众爆满的了,因为届时会有媒体记者到访拍摄。

    因而重头戏肯定是在明天,像他们国协的讲座被安排在了明天。周日,基本上医院的医生除了值班人员全休假了的,来观看交流会的人势必会多。首都本来就人口多,医院多,医务人员多,加上外地来学习的医务人员,明日的与会人员数量会倍增的。

    这样看来,今天或许会相对清静一些,人员少点不太拥挤。科室在这个时间段派她过来学习,说不定能借机观察下场地和更好地刺探下其它医院的情况。

    第一批次专题讲座开始时间是在八点半钟。今八点钟,尚未决定好去听哪个讲座。

    一堆同行站在了宣传海报前,指指点点各个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目录,是同她一样在琢磨去听哪里的演讲好。谢婉莹走过去了,顺便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给自己做下参考。

    第一次来参加这种全国大型的临床学术交流会,她算是零经验。

    “鞠阳医院,北都的几大附属医院,民航的,军医院的,首都的三甲应该都来凑热闹了。”

    “看看,连首都儿童医院都派人来参加,这简直是前所未闻。”

    “我一看,乍以为现场举办另一场儿科交流会。”

    结果不是。

    “这次主办方脸大,请到全首都这么多医院来参与。”

    “你不如说,想要在首都举办这样的大型交流会很难。据说场地费比较贵,邀请首都的三甲医院嘉宾都比较贵。”

    “首都的医生本来就比国内其它地方来价值贵些。”

    “我听你口音,好像是湘南那边的。”

    “你也是南方人吧?莫非是仲山医的人?仲山医的人需要来这边学习吗?”

    “听到是在首都举办,平常见不到的那些首都名医都要露脸,怎能不过来?”

    首都的医疗资源是全国最顶尖的,三甲医院之多,多到其它地方远远比不上的地步。全国各科最顶级的名医基本上全在首都三甲里头。

    “来就想看国协的讲座。”

    有人提到国协了。

    “国协是在明天,估计需要提早来去占位置。今天人少,明天说不定了。”

    “谁主讲?”

    “陶智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