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在线阅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58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58节

    第201章 原来要留下这么难

    这人最后面那句话,掀起了谢婉莹心里头的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原以为拿个同期第一可以了,哪里想到,拿第一还不行的。谁让医院早人员满额了。留出来的名额不是给优秀生,是给天才生的。

    所以说毕业生就业看运气的。有的时候刚好医院缺人不好的人都可以容易进。现在,医院根本不缺人了,怎么进都难进。

    “勉强让人留下来有什么用?没活干。”周俊鹏笑笑说道。

    怎么没活干,不是临床上一堆活吗?都忙死人了。

    不放心,不放心不就不让你干。哪个前辈哪个领导都不想被干不好的人拉下水吧。何况,有些人真不是靠实力进来的。譬如章小蕙,投机取巧走了曲线救国的路线图。

    医院每年按照需要偶尔要招特长生,体育的,文艺的,主要用在医院的对外宣传上,从里不指望这些人干活的,相当于半养着了。所以,章小蕙自己拎不清脑袋,以为得到领导喜欢可以,自己被医院当窝囊废也可以,反正可以戴个国协医生的名号,却没有想到哪怕被半养着都不能突破做医生的底线。

    哪怕半养着你也不能搞出事来,最基本的活儿你得会干。

    再有,像外科,有些人招进来,上手术台的机会寥寥无几。说是外科医生,连自主收病人的权力都没有。因为动刀子的实力不行。科室招来叫写论文的。这样的人,内部的人知道而已。

    做个外科医生,当然是想执刀了,结果变成专门写论文的,心情有多郁闷可想而知。前几年普外科有一个女的说是进来当外科医生,苦熬几年后结婚生孩子转岗了,因为科室里没有几台手术给她做,导致她做主刀眼看无期。她明白了自己是进来做什么用的了。

    “我也觉得她可怜。”周俊鹏说起这事儿,不知道该不该哭。

    是谁都不想被人利用吧。问题是,确实人家领导招你觉得你只适合干这个活。

    听到这个例子,谢婉莹心里想,要是她自己,拍桌子走人了。

    也可见得表姨表姨夫周若梅和丁玉海说的话很气人可事实是这样。女外科医生,真要变成科室里缺一不可的技术骨干,天天上手术台做大手术的,不说专科神经外科和心胸外科,就普外科都数不出来。

    妇产科特殊,例外。连乳腺外科这样基本为女性患者服务的科室,骨干力量基本也是男医生。

    麻醉医生看似比外科稍微好些。麻醉学现在招很多女麻醉医学生了。

    可是要看在哪家医院,除非这个医院有扩建必须马上招人的要求,否则的话——想想医院财务科都情愿要男员工不要女员工的状况,可以理解为女的你必须干出人家缺你不可。

    眼前两个前辈的意思是:如果她大师姐柳静云没有能表现出麻醉医生的天赋,那么,与其留在这里郁郁闷闷,不如去其它竞争比较小的医院开展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样的治病救人。

    第202章 院长的关注

    顶流三甲医院竞争是残酷的了。

    师兄帮不了的。

    只能说,师兄们真是“看透世间冷酷无情”。相比之下,她和师姐们貌似比较天真了。

    看来大师姐需要的不是去曹师兄家坐,而是要有机会证明她自己。谢婉莹想好了怎么回去和大师姐说了。

    吃完饭,据说名医们拿着各种检验报告和病历,和家属解释这个病人的特殊情况。家属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病人之前也没在国协做过检查,到国协的时候是转院过来的,属于心脏急救状态了。医生只能先抢着救心脏,没法说有时间给病人做全身检查。想帮病人早点解决无从帮起。所有大病均是从小病开始积累起来的,自己平日里不注意造成最后的后果。

    病魔不会区分病人是不是大老总或是普通人的,同等对待。

    病房里头,拔掉呼吸机管的病人,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很快一直线。家属在病房里嚎啕大哭。

    最该松口气的是心内科和心外科,因为被病人家属骑虎难下。

    还有一件事,听说吴院长开完会走的时候,挨着曹勇小声问:“是哪个见习生?”

    曹勇的嘴巴贴在吴院长的耳朵边究竟说了什么,没其他人知道。

    和老乡吃完午饭,周俊鹏上楼回科室,来到傅昕恒的办公室。

    推开门进去,看见傅昕恒拿着张片子在看。

    不是那个死亡病人的片子,而是那个年轻小伙子第一次进医院时拍的片子,里头有谢婉莹当初给小伙子穿刺留管的痕迹。

    周俊鹏说:“神经外科的人对她很有兴趣。”

    这不废话吗?什么时候看见过曹勇带着个见习生晃。

    哪怕当年黄志磊跟曹勇时,黄志磊也必须混上优秀生了才有资格跟曹勇晃。

    那群人包括曹勇是爱才的,这点他傅昕恒很清楚。他傅昕恒也爱才。医学讲究团队合作。当头儿的,谁不想多招几个能干的进团队,要是能招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天才奇才,值爆了。

    片子夹在灯板上,傅昕恒抱着双臂看了又看。这片子他看了不下千次了,很吃惊,很好奇:她怎么做到的,做到根据他的命令分毫不差,真的是插进去胸膜腔内0.5厘米。

    医学教科书上说操作多少多少厘米,只要是实操过的外科医生都知道,这根本没法做到分毫不差的,相差至少0.5以上。他外号机器人都做不到。

    他看这张片子时已经很意外了,到了手术的时候把管子拔出来时故意再对比一遍,看是不是0.5深度,结果真可能是0.5。

    会不会是巧合?需要再观察观察。

    “按照常理,应该是退出钢针时可以插完整段软管在里面的。”跟在他后面看的周俊鹏说,“说明她真的是第一次操作,根据老师您的命令去做了。”

    (谢婉莹:再怎么说,这老师是心外科厉害的专家,哪怕她是重生的,她肯定听老师的话,按部就班地执行。)

    “如果老师您告诉她插进去整段软管的话——”

    阴差阳错,他没说,以为她会,结果她没有这么做是什么原因,给他暴露出了天赋?

    第203章 下次让她来我们这

    “0.5,居然也没有掉出来。”周俊鹏道,令他最吃惊的是后者。

    整个软管插进去是为了防止给病人排气的管子脱落到体外,导致失败,要重插。

    说明谢婉莹固定的奇好,为此她也付出了些代价,半路为了保护患者,手擦伤了,肋骨被压了。

    傅昕恒回头问:“她伤口脱痂了吗?”

    “应该好了吧。没有看到她的手吃饭拿盘子勺子有什么不自如的地方。”周俊鹏答。

    “黄志磊给她摸过脾没有?”

    “没问。不过应该摸过的。他那人我知道,脾气有时候暴躁,但是,该怎样就怎样。不然曹老师怎么会带他。”

    没事就好。傅昕恒想,看来有可能是个奇才。尤其今天谢婉莹的表现,思考速度极快,联想力超强,比他们这些当老师的脑子转的还快。

    “下次他们班安排来医院学习的时候,如果她来我们科,你让她到我们组。”傅昕恒交代。

    每个科室来医学生进修生,要分组跟老师的。这些医学生跟谁学习值班,有人安排的。这个权力,一般主任会按照需要交给一个人。

    像神经外科,曹勇做主。在心胸外科,当然是他傅昕恒做主了。

    *

    吃完午饭是休息时间,谢婉莹没有去值班房也没有回学校,咚咚咚跑下楼去找大师姐。

    中午部分科室没手术的话,不忙。麻醉科却不同,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午不忙的机会,五根指头能数的出来。因为大医院里,常有急诊手术以及上午做不完或是下午提前要做手术准备的病人。

    麻醉医生多辛苦?要比手术医生提早半个小时以上做手术准备。

    比如说,早上手术医生可能八点钟上班。护士一般提前半小时把手术病人往手术室送,麻醉医生七点钟要准备干活了。

    不过,麻醉医生在要手术的病人心里头分量挺大。普通老白姓经常口口相传,做手术,怎么都不要得罪麻醉医生,不然痛死你。

    柳静云做个麻醉医生纯属意外,当初她高考时分数够,本来是想去做内科医生,但是医学院招录的时候把她拨去了麻醉方向。说来说去,她的分数比起同期生还是差了一点。

    让柳静云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学着学着,居然觉得当个麻醉医生很伟大,比当内科医生强多了。

    尤其是有些病人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麻醉学起了巨大的作用。

    人能被痛死,这句话是真的。

    可是想留在全国最顶尖的三甲医院做一名麻醉医生,太难太难了,像做梦一样。

    柳静云只知道,去年自己家医院麻醉科只招了一个麻醉学毕业生。前年,招了两个,一年比一年少。今年能不能招一个?没人知道。

    有的麻醉学医学生,见大势不好,向其它医院投简历去了。可她柳静云不一样,她喜欢母校的医院,喜欢极了,做梦都想着留在这里工作。

    母校的医院哪里好?这里的老师,前辈,师兄师姐,一个个能力超强。

    第204章 大师姐的病人

    在国协工作,身边是最强队友,去到哪儿,这摆明是一支王者之师。

    哪个人,会不想在最强的团队里学习工作?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离医学最高峰会更加的接近。你读医,不就是想攀上医学的最高峰吗?

    跑到了三楼手术室,刚好有个病人被手术平车推着来到门口处。谢婉莹站在了后面等等。护送病人的护士按了手术室的门铃,不会儿有人从里头开门。

    “柳医生,病人来了!”接病人的手术室护士向手术室区域里头喊话。

    真巧,是师姐的病人。

    谢婉莹看看车床上的病人。

    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身材瘦,车床上侧面用红笔写有肛肠科,可能是肛门急诊手术?

    听到护士喊,柳静云冲了出来,脖子上挂着口罩,对护士说:“推进来吧。”

    护士问她:“需要通知张医生吗?”

    “不用了,他知道。”柳静云答。

    病人穿过了手术室门,谢婉莹跟在车床后头走了上去,对师姐摆摆手:“大师姐。”

    小师妹来了。本来脸部紧绷绷脸的柳静云,露出了笑容:“你找我?”

    “我来看看,虽然不能帮大师姐什么忙,但是可以学习。”谢婉莹说。

    小师妹想见习下麻醉学,柳静云招呼道:“行,你进来。知道要换鞋吧?”

    谢婉莹点点头,上次师兄带她进来过一次,知道程序怎么走的了。

    谁都知道给病人做手术的地方最严格,要求无菌的。所以,那地方应该叫做手术间,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而已,以为手术室就是手术间。

    手术间位于手术室里头,准确来说,手术室里包含了很多个手术间。不止如此,手术室里头还有许多其它功能区域。

    麻醉科医生和手术护士的办公室也在手术室里头,外面的人肯定想象不出来。毕竟不是医疗领域的人,哪里能进去手术室里头像刘姥姥逛大观园那样参观。

    以前的年代国家穷,连顶流三甲医院的手术间是普通的开窗房,手术前后消消毒这样。所以,当国协那年整个手术间重整,换上了和国际接轨的层流手术间后,整个医院与手术相关的医护人员打从心里是高兴死了。

    工作环境终于高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