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在线阅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1节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21节

    况且军训的时间十分苦短,十天结束了,教官走人了,有点儿形式主义的味道。一帮人各回各院系去。

    没有朋友的话,到底是寂寞了些。

    那天晚上军训全部结束后,谢婉莹回到宿舍,打开门前,突然听见里头有人在说话。

    “哎呀,师妹回来了。”

    “你说她会不会喜欢我们给她带的新生礼物。”

    紧跟着,门从里头的人先她一步打开门。

    第73章 加更1

    两个大姐姐的脸对着谢婉莹笑:“欢迎回来!”

    谢婉莹来不及反应,两个师姐已经伸手把她拉了进去宿舍里头。

    宿舍中间放了张小折叠桌,桌上放了麦当劳汉堡包炸鸡翅等。这年代吃个麦当劳有多贵不多说了。

    “别以为给你一个人吃,我们也要吃。”两个师姐这样说,立马化解了小师妹的尴尬。

    三人坐下。

    谢婉莹面对师姐们多多少少有些害羞,不太敢主动说话,偷偷打量打量两个师姐。

    一个看来年纪大些,样子文静,梳着条大辫子,长相清秀。另一个年纪俨然较小,明显爱笑,笑起来眼睛明亮,圆圆脸像个红彤彤的大苹果,可爱极了。

    对于可爱,两个师姐一样觉得小师妹很可爱,嘻嘻笑着互相说话:

    “回想起我们大一的时候,一样,四处对着人不敢说话。”

    “谁让我们这里人少。凑来凑去这么多年,一个女生宿舍总是住不满的。”

    “小师妹叫做谢婉莹,是不是?”圆圆脸的师姐转头问起她。

    谢婉莹点点头,问:“是,不知道怎么称呼两位师姐?”

    “我叫何香瑜,现在临床见习了,九三级的。我是病理学方向的。她是麻醉学方向的,九二级的,柳静云。你可以叫我二师姐,叫她大师姐,反正现在在读书的就我们三个女生。当然,有已经毕业就业的师姐。可终究比较少,尤其干临床的。没办法,国协八年班招临床的女生是少。很多临床的女医生不是八年班出来的。”二师姐何香瑜说。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人家医学院都知道临床上压根儿女医生不太被待见。

    “临床上说内科医生招女的多吧。可是,我们那个李师姐,她去年毕业的,留在消化内科,但是科内的内镜检查总轮不到她去做。说主任总觉得女的动手能力不行,畏畏缩缩的,说女的比较适合去开药和做基础研究。自家主任都嫌弃自己招的女医生,你说这事怎么说?”何香瑜说到这儿摊摊手,“外科更不用说了,除了所谓的妇产外,没有哪个外科会想要个女医生。”

    “嗯。”不太爱说话的大师姐柳静云听到这儿忍不住直点头,她是麻醉专业在这方面的感受一样颇深,因为麻醉一样属于是临床动手能力要求大的专业。

    不过麻醉到底比临床外科好很多,对女医生不是那种绝对的拒绝。

    国内哪止女医生不好混,各行各业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一直有。

    “听说连财务科都不喜欢招女的。”何香瑜悄声说道,“说女的要请产假回家带孩子什么的,麻烦死了。”

    于是八年班这么个金字招牌,顺应市场需求,对女生招录只能是犹豫了再犹豫,挑了再挑。

    “你读外科?”

    两个师姐的眼睛突然对着她看。

    谢婉莹答:“是。”

    “你好厉害。”

    两个师姐直接的夸奖,让谢婉莹有些措手不及:“没有。”

    “我们听说了,你刚入学,给任教主带来了两面锦旗,全是夸你救人的。”两个师姐冲她挤着眼皮直笑。

    第74章 加更2

    两面锦旗的事任教主之后并没在班里和对她提过。

    谢婉莹都以为是谣言,解释:“没有的事——”

    “是真是假没关系。反正,师妹有能力,师姐也脸上有光。我们这些做师姐的,恨不得后头来人把某些看不起女孩子的人的脸打扁。”

    二师姐大大咧咧的话,让谢婉莹忍俊不禁。毕竟她读医学其中一个目的,也是冲这点来的。

    “我们看出了你有潜能,必须全力帮助你。”何香瑜说完这话和柳静云交换个眼神,拿出了给小师妹准备的新生礼物。

    桌子上除了麦当劳,很快出现了一堆笔记本,叠成了两座小山。

    “这是我们前期学习的笔记,全给你了。”

    师姐们厚重的礼物,让谢婉莹受宠若惊。马上起身,喉咙里有千言万语滚动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是深深地鞠个躬。

    “别客气!”何香瑜和柳静云急忙扶起她。

    女性在男性擅长的领域里创立自己的一番事业是有多难就有多难,不然,怎会有如此多前人的期许在这。不止她妈妈,还有师姐们,这么多人的期望,不能辜负。谢婉莹心里发誓。

    “吃吧吃吧。”看出小师妹眼眶红了,两个师姐有些愧疚,赶紧叫师妹吃麦当劳。

    汉堡包和炸鸡翅薯条通通塞进了谢婉莹的手里。

    可口可乐一人一大杯。

    两个师姐的家境显而易见要比她谢婉莹强一点。

    吃着东西,何香瑜和柳静云商量好了,和小师妹说:“我们俩准备合起来买一台电脑放宿舍里头。到时候你要用也可以用。学校有电脑房,问题那里每天学生太多了,整个学校不到一百台电脑给学生玩,我们要参加计算机考试都挤不进去练习,更何况你这个新来的。”

    九十年代的电脑比较贵,虽然现在降了一些价格,但是一般学生同样是买不起的。像谢婉莹这个家境,想都不用想在毕业拿到工资前买到电脑自己用。

    大学里头穷人的孩子比较多,毕竟那会儿国人平均工资才多少钱。所以师姐们说去挤电脑房肯定挤不进去,是正常的事情。

    “有电脑的话,连个网线,查看外文资料也比较方便。”

    “还有,师兄们师姐们老师们都有qq。可以上去联系。一些前辈出国去了,在国外,他们用的是msn。“

    “你有qq号吗?“

    师姐们问,谢婉莹摇摇头。重生后她还没赶得上第一次用上电脑,要知道她手机都没有。

    感受到了什么,两个师姐安抚她说:“没关系,等我们周末电脑到宿舍里头,教你怎么上qq。先加上任教主的qq号吧。“

    听的出来,哪怕不是两个师姐的辅导员,师姐们都很熟悉任教主,这是?

    “任教主是三剑客之一,之前一直有传说他要当辅导员。去年本来他就要当辅导员了,但是他到底没接受去年那个班。”何香瑜说着任教主的情报,“因为他觉得去年那个班差劲,没有他那一届好。可是要知道,他那一届是整个国协历史上最好的一个班。尤其出了个曹勇。”

    第75章 三年半后1

    曹帅哥大名的威力,是谢婉莹到了国协以后四处听人说到曹帅哥,才逐渐感受到的。

    “他有多厉害?”谢婉莹小心翼翼地探问。和曹帅哥一共只见了几次面,对这人,不太熟悉。她也想多了解了解这个师兄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问的曹勇?他是我们全院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全国中青年医师里头独占鳌头。之前被公派出国留学去过欧洲一年了。听说接下来要再被派去美国学习交流几年。脑外科有多重要不用说,发达国家掌控的临床技术,被称为外科之巅的科室,是发展中国家的弱势临床科室。其实,外科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都有,脑外科是差的比较多。”

    感觉得到曹帅哥肩负的重任挺大,可是她见着他的时候发现这人常谈笑风生,可帅气了。谢婉莹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曹帅哥两个漂亮的小酒窝。

    “对,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偏偏长得帅,家世又好。听说你们班的班长有类似曹帅哥的基因。”

    师姐突然话语一转,转到了班长岳文同身上,谢婉莹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些消息,听着。

    “任教主这次会答应做你们班的辅导员,据说正是看到了你们班不少学生有曹帅哥那样的家世,医生世家,又是中学学霸上来的。你们班班长的舅舅是宣伍医院的院长,我们俩听说是这样。”

    原来赵兆伟的爷爷是什么肝胆外科专家,不过是整个班学生家世的冰山一角。难怪了,一个个使劲儿追问她谢婉莹到底是不是货车司机的女儿。

    突然记起了曹帅哥借给她的那条手帕,由于忙于军训,至今没找到机会还给曹帅哥。

    “他在脑外科,脑外科是在医院里几楼?”谢婉莹问下师姐。

    “脑外科是俗称,具体医院里标称神经外科。你也要去见见曹帅哥吗?”两个师姐捂着嘴笑问她。

    “不是。我喜欢的是心胸外科。”谢婉莹急忙撇清。

    两师姐现在都在临床上了,带她去找曹帅哥不难。等师姐打来电话联系再去。

    谁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曹帅哥被派出去开会了。然后时间一天拖着一天,反正这事儿不急,师姐在临床一样忙碌。不知不觉中,都忘了这事。

    师姐们只以为她是要去看看曹帅哥的脸不知道她是要去还人家手帕。而谢婉莹以为曹帅哥压根儿不在乎那条手帕自己都给忘了。

    转眼间,是三年半过去了——

    到了千禧年

    春节,喜气洋洋,首都里过节前四处张灯结彩了。这是谢婉莹在医学院里即将度过的第四个春节。前三年,春节她都没有回家。一是火车票难订。二是春节老谢家聚餐,肯定要拿她出来说话。三是,春节在首都打工有钱赚,加班费多。趁机多赚点生活费,给妈妈和姥爷减轻负担。

    自从第一年拿到了奖学金,再有学校各种补贴学生,她几乎不用拿家里的钱了。即便如此,老谢家的人经常说她读太多年书,不能早点打工给家里添补家用,说她不孝顺。对此,她妈妈孙蓉芳心里赌了口气,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女儿在读书期间回家受骂。

    第76章 三年半后2

    女儿春节没回家没关系,有空孙蓉芳打算过来学校再看女儿,反正女儿的大学在哪儿她来过了认识路。

    好好读书,什么都不要想不用操心家里。这是妈妈和姥爷每次电话里头和她说的话。

    贫困生家庭里善良的父母哪个不是这样呢。

    独自一人在外,北方的冬天是很寒冷的。

    记得第一年刚来的时候,谢婉莹差点被冻感冒了。要知道,她自从重生后,是天天坚持慢跑和锻炼身体的人。

    一大早,谢婉莹拿冷水先搓搓脸和鼻梁,适应适应气温,再出去学校操场慢跑一圈。晚上,她会再找时间进行身体锻炼。每天固定两次的体育锻炼,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长年累月的。

    果然,医学院里绝对不乏自律的人。因为医生本就是个讲究自律的群体。哪怕今天是可以算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了,学校操场上跑步的人并没有消失不见。

    有和她谢婉莹一样在寒假没有回家的学生,也有住在学校宿舍里头的教职工。只是,放眼所见,七八个锻炼的人里头,唯独她一个女孩子。

    平常锻炼同样时常可以见到这些人,于是,这些人看到她出现,既不觉得奇怪,却也总感觉到了一丝吃惊。

    怎么说呢?除了固定慢跑,谢婉莹习惯在慢跑热身后,走到操场边的训练单杠处练习引体向上。

    这项目,一般是男生才练的好不好!

    天气太冷,隔着手套握住单杠的地方都是冰冷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