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言情小说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在线阅读 - 第 257 章 舆论界斗智斗勇

第 257 章 舆论界斗智斗勇

    珍卿近日被流言蜚语骚扰,见识到造谣者恶到什么地步,更看清亲朋好友对她的好,能让人熨帖到什么境地。

    亲戚师长们都尽全力帮她,有关她的各路谣言传得够快,可是她家的人拼金钱拼势力,绝不弱于幕后之人的手腕。

    造谣报刊总讲珍卿多年轻,从去年才开始学习西洋画,平常也不怎么见她画画儿,又讲杜教授把谢董事长笼络得好,杜小姐把陆三少狐媚得好,把所谓“谢公馆女佣”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一样地传扬,就想证实《葫芦七子》不是她的作品,是那个叫姜耀祖的老杆子作的。

    珍卿这边各路人马也针锋相对,讲她学了十五年的国画书法,天赋和基础都很扎实,画《葫芦七子》这种国风作品,根本不就在话下,才学一年多西画什么打紧?

    所谓吐露真情的谢公馆女佣,是因为早先盗窃主人家财物,被赶出谢公馆怀恨在心,才胡乱造谣污蔑旧主人,这在巡捕房都是有记录的。

    犯错被赶走的谢公馆女佣,方姐还在继续坐监中;之前乱讲话的岳嫂被捉到以后,追究她之前的盗窃罪和如今的诽谤罪,按租界法律判了三月□□,现在也还在监狱里关着。

    给新一轮舆论提供消息的,很难说还会再有别人。最初造舆论的《真相报》主编费晓卿,携全家逃离中国时被他们逮到,向他们交代了云希宜的套路——最终就是污蔑她不是《葫芦七子》作者。与现在的舆论套路如出一辙。

    云希宜一直窝在应天不动窝,像跟珍卿现在的处境无干系。但珍卿他们一直认为,幕后之人定与云希宜有交集。两人也许是沆瀣一气,也许有什么别的勾当,才用同一套路对付珍卿。

    既然对方这么多的套路,珍卿自然不甘心受他冤陷,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还击。

    之前有理智派的分析文章,把那姜耀祖往日画作风格,跟《葫芦七子》作细致对比,再与珍卿的学识、性格对应,点醒了不少有思考能力的读者。

    在流言蜚语乱飞的时期,珍卿画画、写作的一些马甲,也陆陆续续被人曝了光。比如她在圣音女中的文章书画,还有在《新女性报》以费舂烟为名发的作品,以及在培英校报实名发表的内容,还有长辈从前写的不记名轶事,通通被捅到了广大看客的面前。

    珍卿以“费舂烟”之名写小说《逃》,讲的就是自己父母的故事;而《黑夜里提灯的萤火虫》,又跟启明学校的经费问题挂钩,还有后来写的《摩登时代》。她先后写的各类文章,都跟她直接间接的经历相关。幕后之人再编出个给她文章捉刀的,不过是漏洞百出、门户大开罢了。

    珍卿的作品一下子传播开了,除了产量最大的小说、散文、宣传画,像《小辣椒的理想覆灭》《黑夜里提灯的萤火虫》《摩登时代》《西方的强人和东方的好人》等,现在已经传到广为人知了。

    读者们从新颖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杜珍卿小姐。杜珍卿小姐的文风画格,与连环画《葫芦七子》一样,不但有深厚的历史文字功底,还有不屑和光同尘的创新,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作趣味。

    人们把她从前在报上画的宣传类作品,跟《葫芦七子》的画风比较,支持者就说画派手法虽异,但是审美趣味是同一的。《真相报》《追寻报》等还大唱反调,说风格流派大相异趣,显然不是同一人所为。

    珍卿写的那首《渔家傲》,也被学姐们从故纸堆里捡出来,被吹捧到让人害臊的高度,说由此可观杜小姐的志向胸襟,比《葫芦七子》的胸怀气魄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首词是这样写的:

    东洋西洋皆凌犯,烈士仁人血烂漫。

    四亿人民屈辱咽,泪水漫,吾辈同人赴国难。

    泱泱中华五千年,济济忠魂百千万。

    天灾人祸几曾断,轩辕唤,神州儿女皆来捍。

    好嘛,这么锐气冲天的一首词,头一句就写“东洋西洋皆凌犯”,一点不怕得罪气焰嚣张的东洋人;再一句是“烈士仁人血烂漫”,把烈士仁人的血写成文章。

    这一系列文章的推广,一面坐实珍卿的“天才”名头,又更把她推到舆论的潮头浪尖。连“东洋西洋”的人们,都开始关注起这场中国的舆论风波。

    钦慕珍卿的人钦慕得不行,厌忌她的人更厌忌得内伤。全国人民都晓得有她这一号人了,她这少年成名的汹汹势头,眼下是想刹也刹不住了。

    文字书画全能的杜小姐,一面更引起崇拜者的狂热追逐,一面更招致造谣者的攻讦污蔑。晓得这世上天才人物多的,就觉得杜小姐是正常天才;不晓得世上能人辈出的,就以为杜小姐人小能耐大,听着总像编造出来的事儿。

    这件事彻底吵得全国都热,珍卿被推搡到舆论的中心,叫她出出来露一面的呼声,像是有人在耳边擂鼓,声音听着越来越响了。

    培英女中每日上下学时分,无数的人跑来一观杜小姐。珍卿每天出入都捂得严实,谢董事长还请俊俊哥派兵保护,上下学还要与各路人马斗智斗勇,有时需要同学扮成她吸引注意,等到后门也走不成的时候,珍卿还爬了三回学校院墙。

    珍卿这些日子过得真累,有时觉得自己像被尾随了。幸好还有俊俊哥这个及时雨,他手下的士兵非常精干。

    正在两方舆论疯狂角力时,一个自称《真相报》原主编费晓卿的人,开始在《新林报》解密事情真相。他说应天来的惩贪除奸副特派员云希宜,因早年跟杜小姐父辈有仇,之前给了费某人多少银钱,处心积虑把小姑娘名声弄臭,再循序渐进地把她家人拖下水,最后彻底把谢公馆也拉下马。

    这新闻可是一石击起千层浪。

    云希宜作为惩贪除恶特派员,上月在海宁舆论潮头待过一阵,是因他贪污受贿、卖放贪奸之事。上月军/政府怕事情闹大,叫云希宜灰溜溜地躲到应天装鳖。闫崇礼上校由上面授意,一步步把舆论平复下去。

    本月珍卿被扔到舆论漩涡中,更没人提起云希宜那摊烂事。

    现在,《真相报》的始作俑者费先生出来自白,一下把云希宜扒了个精赤溜光,跟珍卿一块承受舆论浪潮的拍打。海宁、应天的大小报纸,也在报上喊云希宜出来自辩。

    玉琮来信跟珍卿说,他把云希宜住处泄露出去,云希宜堂堂的政府上层官员,竟然被围得出不得门了。他老婆已经跟他离婚,现时早已经远远躲走。

    娟娟也悄悄地写信来,说叫韩姐夫参了一本云希宜,韩领袖听后大骂云是该杀的蠢货。这种贪蠹本该杀之以泄民愤,但不知为何领袖忍着没杀。但只是听候处置的云希宜,被撸掉一切要紧的职务,被打发去军政部的医务处做事。

    云希宜还是待在应天龟缩不出,可他再不能清闲地隔岸观火,这一朝非叫他引火烧身终自焚!

    珍卿对营造坊间舆论太有心得了。

    有识之士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可是普通民众就喜欢豪门轶事、风月闲闻,最喜欢故事里层出不穷地撒狗血,越是狗血就看得越兴奋的。

    堂堂的豪门小姐叫人陷害,“幕后主使”又是跟她父母有仇。那是什么样的爱恨情仇呢?这太曲折离奇引人探究了。而云希宜为人处事太嚣张,自己一屁股屎不擦干净,就疯狗似的出来狂吠咬人。又顺便带出他身上的狗血故事,云希宜够人们谈论半个月的。

    当然,这一回搞事的肯定不止云希宜,但是现在爆出的雷全在云希宜身上,云希宜像是有点冤得慌。可他确实一件好事没干过,不妨替此回真凶做替罪羊,看能否叫他们狗咬狗一回。wap..OrG

    其后,对方的后招也陆续出来。幕后之人依然疯狂造谣污蔑,说前番《真相报》的费晓卿主编,因胸中有一股不平之气,揭露杜小姐表里不一的作派,却被谢公馆的人阴险报复,费先生一夜之间失踪了。有可靠的消息说,他已被谢公馆买凶杀害,还登出费晓卿先生的照片,对照着疑似费先生的埋尸处。

    珍卿再次见识幕后人的毒辣,竟然不惜弄出人命官司,也要将她和谢公馆扯到泥淖中不可。

    紧接着《真相报》《追寻报》,又登出费晓卿的死亡案件调查,犯罪现场、腐烂尸体、罪案调查、亲人认尸,一个礼拜内设计出一整套刑事调查流程。

    坊间民众被这一出出反转,弄的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闹不清究竟该相信哪一方,或者干脆哪一方都不要信,干脆看他们狗咬狗吧!

    六月下旬的一天,租界警察登门谢公馆,调查《真相报》费晓卿先生之死亡真相,对家报纸已经在鼓吹谢公馆有罪。海宁民众又迎遇一个天大反转。

    费晓卿先生不但没有死,人家之前搬到港岛教书,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关于杜小姐的舆论风波,他在港岛报纸看得清楚,本来想置身事外不管它,眼看幕后黑手手段越来越下作,他虑及此事是他误信谢公馆女佣的话,才给杜小姐和谢公馆埋下祸根,如此便要挺身而出澄清一番。

    所谓的《真相报》《追寻报》等,料不到费晓卿不但没死,而且叛变投机为对家张目。之前的表演把自己变成小丑,就干脆破罐子破摔,肆无忌惮地输出谣言,说真正的费晓卿先生已死,此人是谢公馆找的假替身。谢公馆财雄势大自然找得出。

    其实,五月份头一番出现舆论风波,珍卿就隐约有预感,云希宜不死此事就不能完。珍卿他们上月按住费晓卿,不妨也给自己留一后手,云希宜若再回来兴风作浪,可以借这费晓卿绝地反击。

    费晓卿本欲带一家人出国,珍卿软硬兼施地说明利害,叫他们先到港岛安身以防有变,叫徐师傅找人保护他们一家。云希宜那时大约自顾不暇,费晓卿一家没遇什么危险。

    此番费晓卿出来给珍卿站台,他们早把费晓卿家人送出国,叫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做好事。

    这幕后主使在租界巡捕房有人,珍卿他们的帮手不比他们少,他们放心地叫费晓卿去警局,找当初认了“假尸”的亲友乡亲对质,找一切认识“费晓卿”的人对质。在谢公馆在警局也有内援时,公开公正地验明正身,真正的“费晓卿”难道还能验出假吗?当然不会。

    而《真相报》登记的经营法人,一直就是费晓卿先生,对方再是污蔑造谣,能否认他是《真相报》费晓卿,能否定上月舆论是他造的吗?费晓卿上月作为《真相报》负责人,还到税务局如数缴纳了税款。这些都是有见证人的。

    费卿晓本人真的不能再真,作为始作俑者反水讲出真相,那说服力比对方造多少谣都有力。老实头儿的春天的穿到民国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