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言情小说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在线阅读 - 第 255 章 陆三哥论经济事

第 255 章 陆三哥论经济事

    陶老板给珍卿找了两把古剑,说叫她不必还,说着就找东西帮她装剑去了。

    这时有位女客人来买古琴,想叫陶老板给她试试音。珍卿见陶望三还没有回来,就帮陶先生做了回表演嘉宾。

    古琴之音沉旷悠远,幽微余音能至心底深处,买琴者与其他客人看见珍卿奏琴,都默默地站在那听。待珍卿一首曲子弹完,欲买古琴的女人,很爽快地去付钱了。

    一个老外拿本书过来,指着上面一句话问珍卿,能不能帮他解释是什么意思。

    珍卿看见陶望三走过来,手里拎着一个剑囊——是蓝色缂丝蝶纹布做的,她一会背在身上,大约很像古代的女侠客,很有钱的女剑客。

    她不由对陶望三笑一下,才给那个老外看文句的意思。珍卿一翻那本书的封皮,是讲中国古典音乐理论的。

    老外有疑问的文句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一段话出自《礼记·乐记》,还真是不好解释,珍卿拿英语给他解释半天才总算脱身。

    冷不丁在门口遇见吴祖兴,他身边的人穿着崭新的政府公服,英武而隐藏杀气的形态,给人扑面而来的压迫感,珍卿下意识避开他的眼神,觉得这个生人看着很眼熟。

    吴大哥上下睇着珍卿,阴阳怪气地说:“小妹,你跟陶先生熟络,莫非小西涧也是你三哥开的?”

    那个魁梧凌厉的公服男子,直勾勾地上下扫量珍卿:她今天穿着中式的襦裙,上面是月白衫,下面是丹色裙,裹着她细骨玲珑的身躯线条真是曼妙;她莹润的脸庞粉扑扑的,像一颗鲜嫩欲滴的水蜜桃,一见就让人转不开眼睛。

    闫崇礼上校瞬间眼睛大亮,目光灼灼地看着珍卿,眼神似乎能把人剥光一样,肆无忌惮地盯着小姑娘看。

    他看到珍卿背的剑:“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喜欢宝剑?”

    珍卿不喜欢他露骨的眼神,觉得他跟吴祖兴一起,大约不是什么好人,就淡淡地回一句:“无可奉告。”

    说着她就扬起小脑袋,像个小公鸡似的气昂昂离开了。

    这个不苟言笑的煞气军官,看着身姿窈窕的小美人儿走远,眼神炙热得像装着两股岩浆,问吴祖兴:“她是你小妹?许人了没有?”其实,闫崇礼这是明知故问,谢公馆诸人的情况他颇清楚。

    吴祖兴陡然一个激灵,心思浮动间,转过许多极端念头,末了意味深长地说:“已经许人,年初订的婚,巧的很,她既是我的继妹,将来也是我的弟妹。”

    这闫崇礼原本相貌厚重,却有掩不住的煞气。鹰隼一般锐利的眼风,扎得吴祖兴浑身毛刺刺,片刻后才似笑非笑地问:“吴先生,你今日带我来此处,恰巧遇见你那鲜嫩可人的小妹,她又恰恰表演如此动人的琴声,不会是你刻意安排的吧?”

    吴祖兴诚惶诚恐,连忙摆手解释:“不会不会,在下绝不会的,您是今日才要找古董买家,在下临时思及‘小西涧’,我即有通天的本事,也铺排不了这些。小妹与我并不亲近,您刚才也见到她的样子。再者她的行踪,在下可不能未卜先知。”

    闫崇礼的疑心病稍稍收敛,能在此与小美人邂逅相逢,说不好正是天意呢?碍于小美人靠山太强硬,他对她本已打消念头,今日见了这一出,他那一颗淫心又乱转起来。

    这闫上校瞅瞅吴祖兴,此人与他弟弟向来不慕,特意带他来到小西涧,恐怕也没有安着好心。

    闫崇礼微微轻蔑地眯着眼:“吴先生,你可知闫某为何痛恨奸商?”

    吴祖兴已经拿钱消了灾,此刻再听到“奸商”二字,心里再不痛快也只能陪笑。

    这闫上校冷笑一声:

    “我跟娘相依为命,她没运道,得了石淋病,请名医抓贵药,受尽折磨,还是轻症拖成重症,最后不治身亡。后来才知道,我借债给娘买的救命药,没有一样不掺假:金钱草原来是铜钱草,海金沙里头掺的砖粉,吃了这些,我娘想不死都难啊。

    “吴大先生,闫某平生最恨假货害人、两面三刀的奸商,您的清白已经证实。家里人若有不法之举,可不要私心包庇啊。”

    吴祖兴唯唯而已,暗觉此人阴戾反复,不是可以结交之人,不过他似乎看上了小妹,由他治治好运气的陆浩云,也颇能趁他平生之意。

    这一次偶遇,珍卿没有放在心上。

    下午回去看报纸,发现闫上校在惩办奸贪时,将一些涉事之私企和银行,通通地收归中央银行处理,这种做法是收私有为归有,在为国家积累资本吗?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她忽想起在小西涧遇见的人,正是最近频繁上报的闫崇礼上校啊,惩贪除奸特派员啊。

    ————————————————————————

    礼拜六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珍卿很喜欢的快步舞,高高低低蹦跶了一节课,到放学心情都很好。只是出了一身黏汗,衣服贴在身上不舒服。

    珍卿刚一回到家,胖妈说有她的航空信,珍卿欣喜地接过来,果然是三哥的来信,她蹬蹬蹬跑上楼梯,顾不上洗澡先来看信。

    小妹:

    见信安好。

    兄在美水土不服,得妹之新鲜荷叶烹茶,反复难愈之口疮逐渐痊愈,无事饮来亦觉精神清健。兄于会上买足西洋颜料与画纸,及精装之西洋经典书目,来日运回国内送我妹,正为投桃报李之意。

    妹屡屡询问为兄行程,问盛会即将临近尾声,还有何事如此操劳,又问何事引我焦躁,以致口疮反复不好,兄将前信疑惑于此稍作解答。

    本世纪以来的美利坚国,已有世界第一强国之势,为兄来美考察其经济态势,本拟投资其欣欣之产业,遥为国内产业之奥援,未料其间潜伏重大危机,只得赶紧撤回投资,取消后续投资计划。

    该国上至总统先生,中至银行家、企业家,下至产业工人等,皆沉醉于未来经济繁荣之迷境,不知其工业、农业危机深伏。

    小妹,小妹,万勿嫌兄之赘言,兄在大洋彼岸见种种言论迹象,与业内贤达论及看法,少有与为兄共鸣者,唯有向隅而书家信,与妹喋喋细语以纾烦闷。

    兄与该国一统计学家坐论,此统计家预言美国将出现空前规模之经济危机,然绝大多数国人如饮迷酒,尚醺醺然在经济繁荣之神殿中。

    经济学之基本原则,消费主体当有消费之能力与需求,工商业家方可扩大投资与生产。而该国繁荣股市与贸易顺差,造就一个个百万富翁,为政府商界之强心剂,以致众人不理智之扩大投资、产业规模,产出需要庞大市场的产品;该国工农阶层失业率意外之高,本身消费能力不尽人意,商家发明分期付款之偿付方式,诱导民众进行奢侈品消费,亦致消费市场之虚假繁荣……

    美利坚国雄起于欧战,既免于兵燹之祸,趁势加大对欧战国之食品、军火输出,亦转嫁其证券市场之低迷态势;今日欧战结束已久,眼下并无另一个“欧战”,助美国挽救即将来临之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之经济危机,于积贫积弱之落后国家并非善事。

    ……

    介于如此多事之秋,为兄心中幻梦亦碎,盖世上并无完美之制度。精英人才之远大目光,防微杜渐之高层策略,方为长治久安之大道,西式民方制度下,也无永久之极乐净土……

    孟子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内外危机成就国之大士,方为国运绵延之大道。

    小妹,何为救时之策,何为国之大士,我等危世醒人,当向何处寻觅之,兄不免因之迷茫焦躁……

    临札絮絮,念妹在母国安逸求学,方觉身后尚有乐土,此时归心似箭,盼早日团聚,共剪西窗之烛,畅叙别后幽情。妹在国内一切闲闻琐事,若不惧墨笔坠手,请多书之以寄为兄,此系兄之清心好药。

    本届博览会经费支绌,盛会恐将提前闭幕,为兄亦当在七月初旬归国。

    珍卿立刻掩卷而笑,三哥要提前回国,这倒是喜出望外的好事。

    她把脸对着电风扇,让风吹干她汗津津的脸,心里洋溢着快乐的情绪,又把三哥的信看一遍。

    她上辈子政治课学的东西,她以为她全忘记了。三哥这一说倒唤醒她的记忆:所谓的经济危机,根源就在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说起来,三哥的洞察力非同一般地好。他竟然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与学者的谈论,预见了美利坚国的经济危机,就是美国自己的总统和学者,恐怕还限在迷梦之间呢。

    怪不得她常听别人说,三哥在金融界有“点金圣手”的称号,盖因他总有敏锐的嗅觉。

    珍卿整理一下心情,看时间快到晚饭,赶紧先去洗澡换衣服,嘴里哼着新学的英文歌。

    现在是六月中旬,三哥再过不到半月就回来了,想想心情就很澎湃荡漾啊。老实头儿的春天的穿到民国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