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在线阅读 - 第119章 蔡文姬与嬴渊相认

第119章 蔡文姬与嬴渊相认

    江宁城。

    应天书院。

    十二位家主求见蔡邕,并未带什么金银珠宝。

    倘若是五大世家的人,想要拜托后者做事,那肯定是恨不得将金山银山搬来。

    然而,十二位家主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他们更清楚,该怎样与读书人,尤其还是蔡邕这样的大儒打交道。

    所以,他们所携带的礼物,基本都是一些字画或者文房四宝。

    当然,都是一些上了年数的。

    这东西要是论起价值,肯定比所谓的世俗财物要珍贵。

    当蔡邕知道他们的来意后,显得很是为难,只得抚须道:

    “老朽尽力而为,至于事成与不成,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他能答应做那件事情,十二位家主,已经是感激涕零了。

    随后,十二人便就离开应天书院。

    待蔡邕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蔡文姬便来到这里,好奇道:

    “江南十二族的家主,虽然与父亲您是故交,可据女儿所知,你们私下里很少见面。

    而这一次,他们突然都来了,是所谓何事?”

    闻声,前者笑道:“看来无论何事,都瞒不住你这丫头。”

    顿了顿,蔡邕抚须叹道:“他们前来,是想让我写一份名单,一份记载着他们十二族后起之秀的名单。

    然后...他们想将这份名单,由我亲自转交陛下,好让陛下针对这份名单,择优录取,使其入仕...”

    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蔡文姬当即便表现的有些惊讶,连忙开口道:“父亲是答应了?”

    蔡邕苦笑道:“能不答应?他们可是将家中不少珍贵藏书,都送来了。

    其中有些书,就连为父都不曾读过,这诱惑太大,为父实在无法抗拒。”

    在嬴渊前世历史上记载的蔡邕,也是一位爱书如命之人。

    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

    洛阳大乱,董卓逃窜的那一夜。

    蔡邕最想要护住的,还是自己的那些藏书。

    所以,今朝十二位家主用字画、书籍来请他出山,算是找对了路子。

    蔡文姬皱眉道:“女儿只是有点儿担心,陛下那边,会觉得父亲您有些多管闲事。”

    “你这丫头,怎么跟为父说话的?”

    蔡邕吹胡子瞪眼道:“更何况,为父好歹也教了陛下几年书。

    看在旧情的面子上,陛下不至于太为难为父吧?”

    蔡文姬没好气道:“您确定,您与陛下...有旧情?”

    闻言,蔡邕逐渐皱起眉头。

    思绪慢慢飘向远方。

    他想起了,教导嬴渊读书时的点点滴滴。

    似乎当初对这个弟子,除了严厉还是严厉。

    甚至有时候,还会亲手打他。

    一想到此处,蔡邕便后背发凉,直接打了一个哆嗦,呆呆的看向蔡文姬,脱口而出道:

    “阿琰,你可要帮帮为父啊!”

    蔡文姬摇头道:“父亲,这事是您答应帮他们的,女儿能做什么?”

    蔡邕道:“你与陛下年少时便交好,甚至当初他都说,长大了要娶你为妻。

    在咱们父女离开咸阳城的那时候,陛下还赠送给了你一枚双鱼玉佩。

    据说那玉佩,乃是陛下生母在去世之前,就给陛下的。

    不看僧面看佛面,要是你出面,陛下那边...应该不会为难咱们父女吧?”

    刚才还是不为难为父。

    现在就是父女了。

    这并不是蔡邕乃贪生怕死之辈。

    而是他们父女之间关系不错。

    蔡文姬轻轻咬了咬嘴唇,道:“父亲,女儿与陛下之间,并无任何私情,陛下日理万机,只怕也早就将女儿给忘了...”

    蔡邕打断道:“算为父求你了,为父靠着十二家族送来的藏书,又可以教导出一批于家国有用的人才。”

    闻声,蔡文姬无可奈何。

    说实话,如果有可能,她是不想亦或不敢去见嬴渊的。

    她知道,嬴渊来到江宁已经数日了。

    本以为,对方会来应天书院,看一看自己的父亲。

    毕竟蔡邕如今也算是帝师。wap..OrG

    但是,这么多天以来,对方却始终没有来书院的打算。

    可见,在对方心里,早就将他们蔡氏父女给忘了。

    如今,自己因为这件事情,就要将‘玉佩’的情分耗光,怎能甘心啊?

    在她眼里看来,倘若自己答应帮助自己的父亲,那么,肯定是要动用自己多年来贴身携带的双鱼玉佩,才有可能见到皇帝。

    如此一来,自己就连最后的念想都没有了。

    可若是不帮助自己的父亲...

    父亲年事已高,实在不想让他的晚年,再有什么缺憾。

    最终,听到自己父亲的声音后,她轻声叹道:“女儿只能尽力而为。”

    一时间,蔡邕大喜,连忙拿来纸和笔,笑道:“为父这便去写,待写好之后,你立即去呈报给陛下。”

    倘若那份名单,有十二家主给嬴渊,那性质就变了。

    蔡邕或者蔡文姬去给,刚刚好。

    就像是前者说的,不看僧面看佛面。

    蔡文姬直言道:“父亲,您可还记得,您都教导过十二家族的那些子弟?”

    蔡邕道:“有些资质不错的,自然记得。”

    蔡文姬点点头道:“女儿心中倒是有几个人选。”

    “说来听听。”

    “于谦、钱乐之、陆游、苏武、朱熹、张居正、谢安、虞世基、郑珣瑜、吴承恩、许敬宗、丁渭。”

    蔡文姬所知道的这些名字。

    基本上都是她这些年来所见过的,十二家族中,比较有潜力、有才华的一些年轻人。

    既然是要为国举才,为他举才,她自然也要上上心。

    权当是帮他了。

    “父亲,女儿说的这些名字,除了虞世基、许敬宗、郑珣瑜几人外可写可不写之外,其余几人,还望父亲一定要写上。

    至于父亲所写的名字,也要给女儿看看,女儿这些年认识的十二家族青年才俊不少,也深知他们的一些品性。”

    蔡文姬念出了虞、许、郑几人,品性上有些许不端。

    而她执意要看人名,其实就是想为嬴渊把把关。

    毕竟,她可不想,由她们父女举荐的人才,将来会成为国朝的祸端。

    她只是想,毫无私心的,帮助他。

    蔡邕点了点头,道:“好,为父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思来想去,他还是将虞、郑等三人写在名单上了。

    毕竟那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他们父女二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写出了三十多个名字。

    这些基本都是十二家族里,最为顶尖的人才了。

    蔡文姬拿着名单,便就前往江宁刺史府里求见皇帝。

    一路上,她都有些心怀忐忑或是激动。

    上次咸阳匆匆一见,仅仅就只是匆匆一见而已。

    这一次,她与他,就要真正相认见面了。

    她暗暗发誓。

    哪怕这一次,她要治自己欺君之罪。

    她也会承担。

    她要与他相认。

    不计后果。

    仅此而已。砂糖橘子的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