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言情小说 - 重生80,糙汉知青叼我回家在线阅读 - 第154章 绵市日报

第154章 绵市日报

    这天下午,姜小悠提前从大青湖回来了半个多小时,刚洗了一下手,准备去厨房那看看刘大喜她们把饭做的怎么样了。

    结果刚走到厨房,就看到刘小兰哭着走出来了。

    姜小悠一愣:“小兰婶子,你哭什么?”

    刘小兰看到姜小悠,哇的一声哭的更大声了。

    “小悠,你奶奶,你奶奶她打我。说我这种死了男人的晦气女人,不配来你这给大家帮忙做饭,她要来做。”

    姜小悠一听就乐了。

    “我奶奶?我奶奶早就死了,咋还能打你,莫非她从土里爬出来了?”

    姜小悠一叠声的问,让刘小兰愣了。

    是啊。

    这死老太婆哪里是小悠的奶奶,分明就是仇人啊。

    她想清楚这点也不怕了,跟着姜小悠走进了厨房。

    姜老太看见姜小悠进来,也不心虚,腆着脸道:“小悠啊,奶奶听说你们这缺人手,特意过来给你们帮帮忙,结果这个死了男人的臭女人还说我不能进来,我就把她赶走了。

    我可是你奶奶,我怎么不能来了?”

    姜小悠冷冷一笑:“我倒不知道你是我奶奶,我奶奶早就被你和你男人弄死了,就埋在后山上,你哪来的脸来我家?

    你不怕我送你和你的死鬼老头一起吃枪子?”

    “你……你个死丫头,你别忘了,你可是吃我家的饭长大的。

    让我来这里做饭赚点钱怎么了?

    你个死丫头你就该给我孝敬钱。”

    姜老太怒道。

    姜小悠微微一笑:“我吃你的饭长大的?我吃的可是我爹娘做的饭。

    小兰婶子,这个死老太婆刚刚是怎么打你的,我不介意你再打回来。”

    “好,小悠你就看着吧,婶子这就把账讨回来。”

    刘小兰抄起锅铲就往姜老太的脸门上不要命的打去。

    不要脸的死老太婆竟然敢揭她的伤疤,还真以为自己是小悠的奶奶呢?

    什么玩意,仇人差不多。

    姜老太被刘小兰打的哀嚎连连,最后是捂着脸跑出去的。

    姜小悠真是被恶心到了。

    这死老太婆怎么这么不要脸。

    竟然还敢上门来找他们的麻烦,真是不要脸。

    不过也说明他们家的日子现在过的是有多拮据,两个儿子成了残废,家里一个个的都是不省心的。

    姜小悠可舍不得姜老太轻轻松松的和姜老头一样死了。

    她必须活着看到他们一家人的悲惨结局。

    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爷爷现在在哪呢?

    想到这个老杜鹃的儿子还在享福,姜小悠就浑身不得劲。

    不行,晚上回去再写个五份手稿出来,她还不相信了,就没人能看得上她的这个故事?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就没报纸接受她的手稿呢?

    那么多的手稿寄出去,都石沉大海了。

    她们的这个故事就这么不符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吗?

    就那么被人看不上眼吗?

    真是太气人了。

    姜小悠想了想,打算晚上回去再润色一下,改的附和一些当下的审美,这样应该更能提高被采取的可能性吧。

    其实姜小悠不知道的是,她写的故事不是不好,反而是太好了。

    她刚开始寄过去的手稿,很多报纸都没看到。

    但是她不断的寄,还是被人看到了。

    她写的故事情真意切,让人恨坏人恨的牙痒痒,对好人无比的同情和惋惜,也想帮助她找到自己的亲爷爷,惩恶扬善。

    但是就是这个文章似乎不适合他们这样的报纸。

    但是好像又没有什么情感类的报纸,这个到底怎么报道呢?

    尤其是作为绵市的主流媒体,绵市日报。

    这个主编拿着姜小悠的这个手稿爱不释手啊。

    副主编道:“主编,这个东西写的是不错,我觉得应该会有不少人来看的。”

    主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是会有很多人看,我们也想帮助这个可爱的姜小悠同志一家找到自己的亲人,可是,我们这样的主流媒体能发吗?”

    他们的报纸一向登的文章就是一些政策方面,弘扬主旋律的东西。

    什么时候刊登这些家长里短呢?

    就怕——

    哎,就是怕影响不好。

    “我觉得这样的内容其实也没什么,你没看现在的政策都放松了吗?”

    作为新闻行业的人,最能感受这些变化。

    主编陷入了沉思。

    好像是这样。

    这样的文章可以发,但是现在能发吗?

    副主编道:“这可是咱们安阳县桂花村的事情,是咱们绵市自己的事,我们正好发啊?

    要是被地方媒体安阳日报先发了,那就不美了。”

    主编点了点头,把姜小悠的手稿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

    “那就发一期试试水,就让我们看看,这样的文章受大家欢迎不。”

    副主编满脸喜色:“好,我这就安排发在下一期的版面上。”

    主编点了点头:“好,对了,别忘了按照这个地址,给这位姜小悠同志寄一份回去。”

    副主编:“好,绝对不会忘了的,除了这个,还有10块钱稿费呢。”

    一转眼就到了10月的秋天,林教授已经到这里两个月了。

    金矿勘探已经初有收获了,现在他和杨工都喜欢沈良辰的不行,这个年轻人聪明,一点就通。m.

    而且还能在原本的基础上改造和发明,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他们都对沈良辰十分看重,林教授想快点把这边的事情处理上路,早点把沈良辰带去京城。

    这样的人在这里,是真的埋没了啊。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月一个好消息传了下来。

    那就是国家再次恢复高考了。

    这是对所有年轻人和知青们的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大家纷纷踊跃报名,沈良辰也报了。

    对于姜小悠来说,她也有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绵市日报竟然接受了她的投稿,给她登报了。

    而且,还给她寄了十块钱的汇款单。

    姜小悠拿到十块钱的稿费的时候,深刻的感受到了知识就是力量。

    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写东西呢,这玩意真能赚钱啊。

    虽然只有绵市日报一个报纸刊登了,但是对姜小悠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的信号。

    那就是这个故事是被大家认可的。

    那么她就有信心继续投了。

    相信自己坚持不懈,会被更多的报纸采纳。

    那么她的亲爷爷,看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一只小熊猫的重生80,糙汉知青叼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