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在线阅读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吴涛的声望

第五百八十九章 吴涛的声望

    两个主要的案犯审完,接下来就是那些投机之人,还有反对孙修之人了。

    玉京城中,兵马司出动,按照玉京旬报上登的文章,将那些人全部抓获。

    在公堂上,那些投机的,许兴是依法从事,这些人虽然没犯死罪,但辱骂朝中重臣,而且是信王,那可要罪加一等。

    这些人全家都要被流放海外之地,最近印象大陆上的各位藩王可都缺人啊!

    他们缺的不是种地的人,那里土著人口可不少,缺的是文人。

    他们要传播文化,让华族文化取代土著落后的文化,这样可以积聚人心,提高国力。

    可他们从祖地弄来的人,大都是失地农民,文人相当少,就是花大价钱招揽文人,他们也不肯去。

    他们讲究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叶落归根,所以对去印象大陆没什么兴趣。

    这些人弄过去,正好可以解决他们缺人的困境,这些人虽然品德差了一点,但至少都是文人。

    对这些人的处理,三位主审一致同意。

    这些人听到判罚后,也是嚎啕大哭。他们不知道是庆幸还是不幸。

    庆幸的是能保住一家的命,不幸的是这辈子再也回不来了,只能客死他乡了。

    这些投机的人处理好,就是反对派了,这也要区分,有的只是纯粹的政见不和,与信王私下并没什么矛盾。

    可有些是死硬的反对派,不管对错,只要是孙修说对的,他们就说错的。孙修说错的,他们就说是对的。

    他们与孙修都有私怨,这些人大多是世家,勋贵中人。在孙修的改革中,他们失去的是最多的。

    而且这些人已经阻碍了国家的发展,那这些人还留着干什么?

    以前为了留个虚怀若谷的名声,不好处理他们。

    现在有了这个谋反的由头,不将他们干掉,难道还把他们养起来?

    这些人的判罚,三位主审也是一致同意。虽然吴涛也表示了不同意,但大理寺,刑部同意了,二比一,不同意也得通过。

    最后就是政见不合的人了,这才是让许兴为难的,这些人不好办呀!

    杀了或流放都不行,这些人只是政见不合,他们在百姓眼中的形象还是不错的。

    况且跟随他们的人也不少,要是杀了或流放他们,会让信王名誉受损。可要是将他们放了,信王会同意吗?

    这时,吴涛该上了,在公堂上,吴涛当着众人的面道:“许大人,这些人都是名士,大儒。

    只是与信王政见不合,并未参与谋反,我看应该无罪释放。”

    “无罪?在报上他们可是抨击了信王啊!抨击朝中重臣,这难道也没罪?”

    “可他们抨击的只是政见,不涉及到个人。也没有与其他人一样,造谣污蔑信王,只是讲出了他们政见。

    如果这样都说他们谋反,是不是有一点文字狱的感觉,那天人还有何人敢说话?

    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虽然不在朝中,难道就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许兴被吴涛一怼,一时竟没有说出话来,他也认为吴涛说的有理,也很欣赏他。

    但信王说过,要从重从严,这些人要是不惩罚他们,信王那边可不好过啊!

    “吴大人,不管你说什么?他们总归在报上对信王不敬,不处罚他们,律法威严何在?”

    “我说过,这只是政见之争,双方不合说话自然冲撞了些。

    但这些大儒,名士都是在报上发表政见,光明正大,私下里可从未诋毁过信王。

    也没有像前面的投机之人一样,当时讨好歌功颂德。一见形势不对,马上改口,辱骂信王。”

    “好,吴大人说的有理。”

    底下那些跟随大儒名士的人,听到吴涛精彩的辩护,都叫好起来。

    “那吴大人的意思是?”

    “这些人虽然言语过激了点,有些不妥。但也不至于动用律法,可以让他在报上给信王公开道歉就可以了。

    我想信王他宽宏大量,也不至于别人对他的政见不满,就把人抓起来喊打喊杀吧!

    “放肆,信王怎会凭着几句话就要杀人?”

    “许大人说的是,下官口误,口误。”

    可经吴涛这样一说,这些人就不是和权阉勾结谋反,只是纯粹的政见不合了。

    许兴心想,现在要杀他们,理由就有些牵强了,况且这些人在民间颇有声望。

    杀了他们,会让人以为信王党同伐异,诛除异己,这样对信王的名声也是不利。

    想到此处,他一拍惊堂木,“现在天色已晚,明日再审,退堂。”

    退堂后,许兴求见了孙修,把公堂上发生的事,向孙修汇报了一遍。

    最后道:“信王,这吴涛虽是柏良平的人,但他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要是杀了那些大儒名士,确实有碍信王的声望。”

    “这吴涛果然大才,不愧为江南才子。可惜,让柏良平那个老家伙抢了先。

    算了,那些人就按吴涛的意思办吧!让他们在报上公开道歉就放了吧!”

    “是。”

    许兴走后,孙修喊来了关雷,“把我和许兴的话传出去,给吴涛涨涨名望。”

    “明白。”

    翌日,在大堂上,许兴宣布那些纯粹是政见不合的大儒名士无罪,但要在报上发表道歉声明。

    那些人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不然也混不到大儒名士级别。

    知道信王放了他们一马,道歉也就道歉吧!至少命保住了。

    当然,他们最感谢的当然是吴涛了,特别是那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简直就是他们的心声。要不是他在公堂上的慷慨陈词,信王也不会被迫放了他们一马。

    后来,在市井间,一个传言大肆传播。据一位在信王府不愿吐露名字的仆人说,他在端茶送水时,偷听到信王和许兴的谈话。

    谈话间,信王对吴大人推崇备至,曾叹曰,此人大才,奈何本王未能得到。

    让他明珠暗投,落入那个所谓伯乐之手,此乃是本王平生一大憾事也。

    连中三元的许兴许大人也是叹息,当年要不是科考时,因某些原因发挥失常,这宁朝就会有第二个连中三元的人才了。

    这句话流传的非常广,那些被吴涛解救的大儒名士不管真假,当然要大传特传,让救命恩人的名声传遍天下。观海的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