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吧 - 历史小说 - 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二章吴涛献计

第二百四十二章吴涛献计

    十数天后,朝中收到了消息,南越方面两位巡抚互相弹劾。

    以前南越以两州为一国,凌南州是为主,建昌州为辅。

    可南越被征服以后,两州平等,有些事就暴露出来了。

    比如地界划分,水源的使用权,财政的划分等,这都是矛盾。

    两州巡抚争吵不休,纷纷上书弹劾对方。

    征南将军也报,西川陆新城来了大量援军,加固了城防。

    想靠突然袭击,攻克陆新城,已是不可能的啦!

    市舶司也报,沿海商人屡被红毛海盗杀害,船商也不敢出海,致使舶税大减。

    以上消息,让宁皇的脑袋有点疼,于是,通知群臣,明日议南越之事。

    孙修马上通知了都察院的吴涛,让他给柏良平上上课,说不定有可能还能升个官。

    都察院。

    “柏大人,明天朝中会商的事,是否是南越之事?”

    “正是,怎么?你有何想法?”

    “大人,此乃天赐良机啊!”

    “噢?良机何来?”

    “我们都察院三天一本弹劾那奸佞孙修,已经三年了,可他竟然还在朝中。看来皇上是非常信任他,短期内是奈何不了他。”

    柏良平看着吴涛,“说下去。”

    “既然奈何不了他,何不将他调出京城。只要他一出京城,想要调回来,那可就难了。这不间接的等于把他发配了吗?”

    柏良平陷入了沉思。

    吴涛又道:“过不了多久,首辅就要退了。孙修要是还在京城,程大人想要接任,可不太容易。

    但如果将他调到南越,他的影响力会大大降低,到时他对京城鞭长莫及,程大人接任可就稳了。”

    “说的是有理,但孙修不会去南越的。他也不傻,去了南越,他就影响不了朝堂了。

    就是他同意了,韦彦、张嗣成他们也不会让他们去的。”

    “大人,这主要看皇上,只要皇上同意。他们也不得不吞下这个苦果。”

    “有些难啊!我们三人成虎的计划才开始,还没让皇上猜忌他到那个程度,把孙修踢出京城。”

    “皇上征服了南越,下一个就是西川了,可征服西川谈何容易。

    就说这次南越两州不和,会让南越充当征西川后勤基地推迟。

    而且,南越自从水军被灭后,沿海的红毛海盗日渐猖獗。市舶司连税都收不上来了?没有钱,怎么能打仗?

    西川也是警觉了,陆新城加强了军力驻守,也是让皇上烦恼。这些事,都要朝中派重臣去解决。”

    “你的意思是……?”

    吴涛叹了口气道:“虽然我和孙修这个奸佞不共戴天,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能臣。这些事也只有他才能做。”

    “你的意思是让他去办?可这样,就会给他很大的权力,靠不住南越二州都得让他管辖?”

    “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其权取其重。大人,如果不将孙修调走,程大人担任首辅的机会可就小了。

    万一让韦彦、张嗣成两人担任首辅,我们一定会遭受打压。到时,能平安的告老还乡那都是幸运的。

    至于给他权力,他还不知道能不能解决这些事情呢?如果不能,那他在皇上的心中的地位也会降下来的。”

    柏良平恍然大悟,“吴涛,你不错,我没有看错你。”

    “大人谬赞。”

    “过谦了,我这就去程大人那商议,也会在他面前举荐你的。”

    吴涛一脸惊喜,“吾必为大人门下之犬。”

    柏良平抚须笑道:“过了,过了。”

    …………

    勤政殿。

    宁皇道:“大家可以议议,南越之事,该如何处理。”

    柏良平道:“皇上,南越两州初定,为了稳定,巡抚都是南越人,这也是正确的。

    两人都是南越两代国主的心腹之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和也在情理之中。”

    韦彦,张嗣成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心想,他不应该弹劾我们推荐有误吗?怎么会为我们解释呢?

    程泰也道:“此言虽有理,但南越的事也要解决,柏大人有何高见。”

    “皇上,不如朝中派出一员干吏,统一两州的协调。”

    韦彦两人互相看了看,张嗣成道:“那柏大人以为朝中谁人可为。”

    “此人需对南越情况熟悉,且南越民间也有很大声望,能让这两人敬服。

    并能文能武,能将海盗和陆新城的事处理好。朝中百官,据臣下看唯有乐安侯了。”

    “不行,乐安侯乃是都督府后勤总督,职责重要,不可前去。”镇国公道。

    柏良平大声道:“镇国公,此刻正是统一华族关键时刻。不让乐安侯去,皇上何时才能统一华族?”

    镇国公一时语塞。

    宁皇也心中一动,虽然,他也不想孙修去,他要去了,皇后可就不高兴了。但南越的事,除了他,还真没人能办好。

    宁皇道:“乐安侯,你觉得如何。”

    孙修有些不高兴的道:“臣重伤初愈,还需要慢慢调养。再加上都督府事情繁多,还是让别人去为妥。

    比如,柏大人,一向能说会道,这种调和之事,柏大人当仁不让。”

    “不不不,乐安侯过奖了。朝中上下,谁不知道乐安侯文才绝世,在南越文人中声望甚高,还是由你调和为好。”

    “过奖,过奖。柏大人身为左都御史,只要你去南边,以你的威望,当可压制住两位巡抚。”

    “本官负责朝中监督,弹劾,及建议,实在分不了身,还是乐安侯去为好。”

    在两人互相推让之际,程泰道:“皇上,现在,南越方面有三件事要办。

    一是两位巡抚之间不和,南越二州,物产丰饶,是我们攻占西川的后勤基地。如果任由这样闹下去,会影响攻占西川的大事。

    二是陆新城问题,那关系到能否减少西川的国力。陆新城在我手,西川的盐供给就在我手。

    三是红毛海盗的问题,不将此事解决,市舶司的税就会大大减少,这对朝廷的税务也是不利的。

    这些事都是大事,需要派一员重臣,臣认为还是乐安侯去为妙。

    乐安侯文武双全,唯有他,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请皇上圣裁。”观海的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